臨近中午,馮一帆先回家一趟,把岳父、父母和妻子接來古街上吃午飯。

而一家人回到古街的時候,看到街上不少人聚在林家鋪子門前。

一開始馮一帆還覺得有一點點奇怪?

等到一家人靠近了人群后,很快明白了這些圍在林家鋪子門前人是怎麼回事?

“怎麼今天也不開門嗎?”

“是啊,我還想說,今天能過來吃炒飯呢。”

“我也是,想要過來吃麵條的,結果不開門了。”

“這是以後都不開門了嗎?”

“恐怕是,不過據說蘇記快要開業,可能以後轉到蘇記裡去賣了吧?”

“可是蘇記不是一家餐館嗎?據說也是要和隔壁若餐廳一樣的。”

“哎呦,那以後豈不是沒有那些好吃的麵條和炒飯了?”

“真是可惜啊,我家小孫子就喜歡吃他們家炒飯。”

“我也是,特別喜歡吃他們家炒飯,不會是那麼多的油,也不是街邊那種重油重辣,但味道卻一點都不差。”

“其實關鍵是價錢合適,中午趕時間吃一下剛好的。”

“對對對,我也是這麼覺得。”

……

聽到人群的對話,馮一帆明白了,原來大家都是想要到林家鋪子買午飯。

可是因為這些天,馮一帆要經營若餐廳,然後還需要為蘇記開業做準備,所以暫時沒有精力去每天中午弄炒飯和麵條了。

畢竟炒飯和麵條那些備料,也都是需要很早就開始準備的。

像是今天,馮一帆他們光是在處理晚上若餐廳的食材,都是弄了差不多一個早上,而剩下不少的東西,還需要在下午繼續準備。

這種情況下,確實沒辦法再去顧及炒飯和麵條生意。

但是從街頭上這些食客反應來看,實際上大家還是更喜歡那樣一種模式。或者應該說,大多數人可能因為平時工作學習忙碌,沒有辦法有那麼多時間坐下來好好品嚐菜餚。

因此,大家還是希望可以吃到快捷的炒飯和麵條。

畢竟蘇記多年來的炒飯和麵條,不光是能夠頂飽,味道也確實很好。

如今猛一下沒有了,確實是讓很多人有些不適應。

正當大家在林家鋪子門前討論的時候,有人一扭頭看到了馮一帆一家人。

瞬間驚呼一聲:“呀,馮大廚。”

這麼一聲驚呼,也是引起其他人的注意,馬上所有人都扭頭,接著便一起把馮一帆給圍住了。

“馮大廚啊,你能不能還延續蘇記以前的那種模式啊?”

“對啊,對啊,我們這些老街坊,都習慣了吃蘇記的炒飯和麵條了,這一下子吃不到,還真的是有些不適應。”

“馮大廚,你們蘇記開業後,中午和晚上還賣不賣麵條啊、炒飯、小餛飩啊?”

“是啊,其實我們這些住在附近的,還是比較喜歡那些,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