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師父到場,並且師父已經接手,還給大家安排的事情。

後廚裡的林瑞峰、馬小龍和寧誠三個人立刻忙碌起來。

而這一次的忙碌不再是之前的手忙腳亂,每個人都按照馮一帆的吩咐去做,效率也是明顯提升上去了。

馮一帆將鍋裡的澆頭翻炒好,然後直接喊道:“快點,麵條。”

寧誠也是趕緊盛出了一碗麵條,遞到了師父的手邊去。

馮一帆把澆頭放在麵條上,再對前邊喊道:“來,鱔絲蓋澆出鍋。”

前邊等待的人馬上應聲回應:“我的我的。”

林瑞峰迅速將麵條端過去,放在視窗前的托盤上,並且囑咐食客:“有些燙啊,小心一點,筷子在桌上呢,還有醋、辣椒油也都在桌子上,可以自取。”

隨著馮一帆的出現,各種麵條術語頻出的情況下。

讓那些在鋪子裡排隊的食客們,還真是有一種回到了古時候麵店的感覺。

“來,輕挑免青保一勺大養鱔絲獅子頭雙澆面一碗。”

這一連竄的麵條術語被馮一帆順暢說出口,不要說是視窗後面排隊的食客,就連後廚裡的三個徒弟都是一愣。

半響沒有明白馮一帆這一連竄說的是什麼意思?

還是視窗等著的老爺子笑了笑說:“行了,是我的,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懂以前面條的術語了,一帆啊,這個還要多教教啊。”

馮一帆親自把麵條端出來,放在外面的托盤上。

然後三個徒弟和後面排隊的食客都認真上前看。

看到碗裡是幹拌的鱔絲面,旁邊還有一個小碟裡放著一顆紅燒獅子頭。

見到這個,大家大概能夠明白這一碗麵的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不要蔥花,麵條少且軟爛,鱔絲和獅子頭兩種澆頭的幹拌麵。

馮一帆最後還上了一小碗湯,微笑對老人說:“大爺您慢點,剛出鍋的還有些燙的,你找個位置坐下來,不急。”

老人端起托盤說:“行,我知道,位置早就找好了,就等你這碗麵。”

等老人端走了之後,馮一帆也是立刻轉身繼續忙碌。

一扭頭看到三個徒弟還站在那裡琢磨,馮一帆也是一人後腦勺給了一下:“愣著幹什麼呢?趕緊幹活。”

三個徒弟也只能是先幹活,同時也是小心翼翼詢問一下。

“師父,您剛才說的那些,是麵條界的黑話嗎?”

“嗯,聽著不像是賣麵條的,有點接頭的味道。”

“真的,感覺很酷。”

馮一帆哭笑不得地說:“酷什麼酷?什麼叫黑話?那些是傳統老麵店的一些術語,你們以為麵條店,就是把麵條給人家就算了?麵條也是有很多講究。

人家要麵條軟一點還是硬一點?

要不要放蔥蒜?

要什麼澆頭啊?

澆頭是要放在麵條上,還是要單獨放在一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