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餛飩包好了,差不多面團也已經餳好了,馮一帆便將麵糰取出來揉揣一番。

將麵糰給搓成長條,再揪成一個一個的面積子。

用手團成圓,按壓後擀成皮,然後開始包炒好的三丁。

一大團的三丁放在麵皮裡,馮一帆也是很輕易就捏成包子,一個包子十八個褶,最後收出鯽魚嘴,每個包子都是漂亮的“荸薺鼓、百褶裙、鯽魚嘴”,非常的標誌,光是看著便很是賞心悅目。

不光是蘇若曦和馮若若母女倆很喜歡看馮一帆包包子。

就連林瑞峰也很喜歡看。

看了之後,林瑞峰忍不住說:“感覺師父哪怕是每天賣包子,生意都會非常的火爆呢,師父這一手包子實在是包得太漂亮了。”

馮一帆笑了笑說:“我這其實不算什麼,要知道我們淮揚正兒八經的白案師傅,那功夫才叫了得,等有機會的話,帶你去見識見識,看看別人是怎麼做這些白案的包子、燒麥等點心的。”

林瑞峰自然是很期待:“好的師父。”

馮若若聽了也要湊熱鬧:“爸爸,若若也要一起去呀。”

蘇若曦笑著對女兒說:“哪裡少了你呢?”

馮一帆答應著:“去,都去,到時候帶著若若一起去,還有媽媽也一起去。”

馮若若好奇問:“那姥爺呢?還有爺爺奶奶呀?”

蘇若曦抱住女兒說:“你還真的是一個都不能少啊?爸爸怎麼帶這麼多人去呢?而且爺爺奶奶那麼忙的,姥爺也需要好好休息嘛。”

聽了媽媽的話,小姑娘想想說:“嗯,那好吧,爸爸媽媽帶著若若去,也好呀。”

包子包好,馮一帆便把包子上籠給蒸上。

同時也是去看了一眼湯,此刻的湯還沒有完全熬煮好,也只是開鍋了一段時間,接下來還需要幾乎是熬煮整個早上。

馮一帆看了一眼蓋上鍋蓋,認真對徒弟說:“你要記住,熬湯的時候,一定要一次把水加足了,不可以後續往裡加水,一定要一鍋熬好了之後,完成了掃湯,用的時候再往裡加水兌一下。”

林瑞峰問:“師父,為什麼用湯的時候要兌水呢?”

馮一帆解釋說:“因為熬煮出來的湯頭太濃,直接用來做麵條湯不行,所以必須要兌水,而且要加入三倍量的水,把濃湯給兌開了之後,再用來做麵條的湯頭才好,不失高湯鮮味,也不會搶走澆頭的滋味。”

林瑞峰明白地點了點頭,並且在心裡認真記下來。

蒸包子的時候,馮一帆讓徒弟幫忙看著,自己上樓去伺候岳父洗漱起床。

等到馮一帆把岳父背下樓,再回到廚房裡把小餛飩煮上,一頓早餐也就這樣做好了。

林瑞峰原本打算繼續收拾東西,但是被馮一帆給叫上一起吃早餐。

“先吃飯,吃飽了再慢慢幹活。”

被師父叫了,林瑞峰自然也是沒有矯情,跟著師父一起端著早餐從後廚裡出來,餐館裡桌椅已經擺好了。

馮若若站在奶奶面前讓奶奶給扎頭髮,看到爸爸和小林叔叔出來,頓時歡呼:“呀,可以吃飯啦。”

盧翠玲拉住小孫女說:“你別動,紮好頭髮再吃啊。”

馮若若不再動,但嘴裡卻催促:“奶奶快點呀。”

蘇若曦對女兒說:“不可以這樣催奶奶的,你要是這樣的話,以後不讓奶奶給你扎辮子了。”

馮若若果斷老老實實不再說話,靜靜等著奶奶把辮子紮好。

盧翠玲給小孫女紮好辮子,也是笑著說:“好啦,可以吃飯嘍,這兩天是奶奶最後給若若扎辮子啦,奶奶週末過完就要跟爺爺回去嘍。”

本來已經準備吃飯的馮若若聽到這話,頓時轉過身一把抱住奶奶:“奶奶不要走呀,若若不想讓奶奶走。”

小孫女這個反應讓盧翠玲有些驚訝:“若若乖,我們不是說好的,奶奶和爺爺先回去收拾房子,然後等若若跟爸爸媽媽帶著姥爺去住的嗎?”

小姑娘不理那些,抱住奶奶嚷嚷著:“不要,若若不要奶奶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