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峰學得很認真,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乾貨,是真正的好東西。

最後馮一帆還親手烤制了一隻鵝,準備要晚上給孩子們做晚餐。

“這個烤鵝啊,和烤鴨子還是有區別的,我這隻呢,是昨天處理過,而且塗抹過了脆皮水的,現在放在烤箱裡進行烤制。”

因為吊爐沒有搬回來,所以馮一帆也只能是用廚房裡的烤箱。

“你要記住了,因為不是用吊爐,在家裡烤制呢,就需要翻面的,所以預熱過後,先放進去烤制一面,之後拿出來翻個面再烤制另外一面,必須要烤到兩面都呈現出非常漂亮的深褐色。”

在這個烤制過程中,馮一帆依舊帶著徒弟著手準備其他東西。

比如鱔魚也是需要提前燙殺,之後將鱔魚脊背、魚骨、腹部給分離開。

“你要記住,這鱔魚也是渾身是寶,所以這個燙殺過程你一定要好好學,之後在做炒飯的時候,其實也可以來一個鱔絲炒飯,還有你還記得我教過你的,臍門煨面,可以充分利用鱔魚。”

林瑞峰跟著馮一帆學了這兩個多月,越是跟著師父學,他越是覺得彷彿永遠都學不完,師父實在是有太多手藝可以學。

而且師父總會創造出一些新奇的搭配,關鍵是各種搭配起來一樣的美味。

像是在做鱔絲面的時候,因為馮一帆追求精品,所以通常都只用鱔背的肉,這樣一來鱔魚腹部就會被剩下來。

為了不浪費,馮一帆便在白煨臍門的基礎上,做出了一道臍門煨面。

真的也算是一絕,沒有多餘的調味,就是單純以來胡椒調味。

而其中最關鍵的除了臍門外,馮一帆孩子其中加入一點蝦油,增添了整體的香味。

然後這一碗麵呈現出的是,一碗非常漂亮的白湯。

彷彿是一碗毫無雜色,用牛奶煮出來的麵條一樣,吃起來也是一場的鮮美,單純鹹鮮和胡椒的微微辣味,也是讓很多客人非常喜歡。

就像是師父所說的那樣,在林瑞峰看來任何一種食材在師父手上都可以物盡其用。

多種多樣的搭配,層出不窮的變化。

林瑞峰才會覺得,在師父這裡似乎永遠都學不完。

至於鱔絲炒飯,也是馮一帆獨創出的另外一種獨特看炒飯。

而這個炒飯,最關鍵的一點是,去擺攤的時候,用鐵板來做是真的絕佳。

提前燙殺分離出來的鱔背,放在鐵板上進行油煎,然後與炒飯混合起來,煸炒過後香味可真的是非常美味。

“這些東西,我之前都跟你說過,明天我們去擺攤的時候,我再具體教你如何去操作。”

想了想,馮一帆認真對徒弟說:“給你20天時間,希望你能夠學會。”

林瑞峰聽說只有20天,心裡還真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擔心。

“師父,20天是不是少了點?我擔心到時候可能會學不會啊。”

馮若若聽到了小林叔叔的話,立刻說:“小林叔叔,你不可以學不會呀,你要認真跟爸爸學的,一定要學會呀。”

陳瑤霏接著舉起小拳頭說:“小林叔叔加油。”

楊小溪也喊道:“小林叔叔加油。”

林瑞峰扭頭看向三個小女孩,看到三個小女孩對自己期待,還有給自己鼓勵加油的神情,他獲得了極大的激勵。

馮一帆笑著拍拍林瑞峰:“街頭擺攤,一個鐵板可以做的東西特別多,所以你一定要熟練掌握鐵板烹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