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讓排隊的食客們,有了一個新鮮的炫耀資本。

“來蘇記排隊吃飯,能吃上蘇記的菜不算什麼,能吃到小老闆親手發的點心,那才是真正的圓滿。”

這麼一條朋友圈被人發出去之後,瞬間也是引起了一片的響應。

如此一來,到蘇記吃飯的另一種打卡方式,變成了能不能拿到馮若若親手發的點心。

這讓一些早到沒有排隊的食客,覺得好像早到不排隊反倒是虧了。

“哎呀,早知道我就不這麼早過來了,也應該排隊的,然後嘗一嘗小老闆親手發的點心啊。”

“虧了啊,真的虧了,沒吃到小老闆親手發的點心。”

“想吃小老闆發的點心啊。”

“唉,現在去蘇記吃飯,不排隊,不吃一塊小老闆發的點心,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你去蘇記吃過飯。”

可能連蘇記的大家都沒有想到,馮若若為了幫著爸爸媽媽招呼客人,給排隊的人發點心,也成為了蘇記的宣傳,變成了很多食客專門過來要排隊的原因。

蘇記這邊生意火爆,大批食客在門口排隊的時候。

李菲兒一行人回到電視臺,也是立刻就開始進行錄製影片剪輯。

在剪輯的過程中,看了一下相關的一些採訪,讓大家又一次發現了,這採訪簡直每個晉級的參賽者,張口閉口都是離不開蘇記和馮一帆。

看了一遍下來,李菲兒哭笑不得地說:“我怎麼覺得,這有點像是給馮一帆做廣告呢?真的是三句話離不開馮一帆。”

助手一臉花痴說:“這才說明馮大廚厲害嘛。”

李菲兒想了想說:“不行,要儘快聯絡馮一帆,讓他趕緊跟莊老一起,錄製他們聯手的評說節目,我覺得,我們臺裡可以專門做一檔節目。”

助手和攝影師都有些驚奇,覺得李菲兒的這個想法還真的是很特別。

但是仔細去想想,好像確實是可以做成電視臺的一檔節目。

助手拍手叫好後問:“菲兒姐,那這個節目叫什麼?”

李菲兒笑著說:“這個節目,我們可以就叫《戲說中華菜》。”

攝影師和助手又是一愣,然後兩個人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這個名字還真的是很棒,再加上兩位那樣具有分量的大廚出面,這檔節目絕對是可以成為一檔非常受歡迎的節目。

攝影師突然說:“菲兒姐,這個節目,放在我們臺裡,會不會有些被埋沒了?”

助手馬上也說:“對對,我覺得這檔節目如果做成紀律片形式,一定會大受好評的,讓兩位大廚一起,每一期說一說中華菜的一些故事,然後講一些傳承,最後再由兩位大廚聯手烹飪一道菜。”

李菲兒看向助手說:“可以啊,小柳你這個點子很棒啊。”

而緊接著李菲兒想了想說:“不過呢,我們先不要做那麼大,我們先來一個小範圍的,主要介紹我們本地的菜,就叫《品味淮城》。”

李菲兒也是聽了助手的話,想到了這樣一個點子,放在他們電視臺做一檔節目。

剛好契合如今富景樓的廚藝比賽,應該會是一檔很棒的節目。

想到這,李菲兒馬上開始著手,把整個節目的規劃方案准備做出來,然後上報臺裡的領導去稽核。

助手看到李菲兒已經開始做方案,趕緊問:“菲兒姐,如果我們做兩檔節目的話,會不會太辛苦了?我們的人手不夠啊,是不是可以多調一些人過來啊?”

李菲兒抬起頭笑著說:“當然了,只要臺裡批下來這檔節目,我們當然要招兵買馬的,你們覺得孟詩彤他們那幾個人怎麼樣?”

助手和攝影師面面相覷,然後攝影師說:“他們確實也很專業,但是他們畢竟不是臺裡的人,臺裡會願意讓他們參與進來嗎?而且這麼好的節目,一旦出來效果,臺裡很多人都會想要進組。”

李菲兒笑著說:“所以,我才要讓孟詩彤他們過來一起合作,避免被臺裡的某些人給利用,搶奪我們的果實。”

助手和攝影師先是一愣,然後看向李菲兒也是佩服不已。

李菲兒在想到了節目策劃的同時,也已經想到了臺裡會出現的某些問題。

所以她是提前就把一切考慮到,有一個非常整體的規劃。

助手和攝影師覺得,按照李菲兒的計劃,如果成功的話,這一檔節目又會成為臺裡的王牌,甚至口碑發酵起來,或許他們能夠獲得更多、更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