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景樓一天的比賽結束,蘇連成和梅茹也是單獨坐在一起進行了一番盤點。

在比賽的過程中,蘇連成和梅茹也是安排了人,對現場的一些比賽過程進行了拍攝,其中還包括現場一些媒體的採訪。

可以說,蘇連成和梅茹對這次的比賽,還是非常的重視。

希望透過覆盤比賽過程,可以找出一些問題,在之後加以改進。

而兩個人真正的一個野心在於,希望用淮城這場比賽作為一個契機,可以逐步覆蓋到蘇省的廚藝比賽中,最終可以參與到《中華菜》選單廚子選拔的比賽中去。

在沒有了蘇瀾馨和陳威兩位後,這條路也是蘇連成和梅茹想到,一個能夠儘快開啟國內市場的辦法。

所以整個比賽的各種流暢,兩個人都是煞費苦心,真的是每個細節都會仔細研究。

看了一下比賽中拍攝的影片後,蘇連成和梅茹也是很快發現問題。

梅茹很直接對蘇連成說:“這樣不行,我們不能讓馮一帆一直成為焦點,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等於說是在一直給他做嫁衣,到最後,成名的是他,獲得更多聲望的也會是蘇記。”

蘇連成明白梅茹說的在理,只是他並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

“你覺得有好辦法,讓參賽者不提馮一帆嗎?他如今已經成為了淮城廚藝界的標誌,可以說我們這個比賽,已經跳不過他的參與。”

梅茹心裡也是明白,馮一帆積累起的聲望確實是越來越高。

雖然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餐飲協會和廚藝協會都沒有專門去找他。

但即便是沒有兩家協會出面,馮一帆依舊是影響著整個比賽。

大家在關注這場比賽的時候,就不可避免一定會去同時關注馮一帆,然後會去了解馮一帆背景,進而也就知道了蘇記的存在。

從梅茹這些天獲得的反饋,尤其是蘇記這麼多天排隊的景象,已經不難看出馮一帆和蘇記的收穫很大。

蘇連成突然說:“其實我覺得,倒是也不用過分擔心的,馬上老街要面臨改建了,而且是要封街的,這也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可以趁機,更多的在比賽中,去宣傳富景樓,或者是我們集團的連鎖餐廳。”

聽了蘇連成的話,梅茹陷入了一陣沉思,沒有第一時間去回應蘇連成。

在一段時間的沉默過後,突然開口說:“我想到了一個點子,既然古街要面臨封街改建,那我們乾脆到時候把馮一帆請過來,就按照我們之前商量的,給他三成利潤,讓他過來指點一下富景樓後廚。”

蘇連成有些驚訝看向梅茹:“你想讓馮一帆來富景樓?這恐怕辦不到吧?”

梅茹趕緊說:“怎麼會呢?我們給他三成股份,富景樓等於說是他的酒樓了,他難道還要看著自己虧錢嗎?何況我們又不是讓他一直在富景樓,只是在古街那邊改建期間,可以在富景樓零時當主廚。”

蘇連成想了想說:“只是這樣,就給三成股份,是不是多了點?”

梅茹看向蘇連成,突然笑了起來:“哈哈哈,你怎麼比我還要摳門啊?如果是馨姨在的話,我覺得馨姨甚至會給馮一帆五成。”

蘇連成有些驚訝:“我媽會給馮一帆五成?”

梅茹點頭:“你別不信,馨姨可是個很有魄力的人,她會權衡利弊,然後做出最優的選擇,獲取更多的利潤,不然你以為,這麼多年,為什麼公司能夠一直盈利?而且連鎖餐廳數量一直在增長?”

蘇連成接著問:“那,誰去跟馮一帆談這個事情?”

梅茹微笑看著蘇連成說:“當然是你這個大舅哥,你們畢竟是親戚嘛。”

蘇連成一臉無奈:“底線是多少呢?如果馮一帆要五成,六成,甚至是七成、八成呢?”

梅茹想了想說:“最多給六成,但如果是那樣,他必須要讓富景樓用他的名字做宣傳。”

蘇連成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六成馮一帆未必會答應。

梅茹接著說:“如果他不願意,可以給他四成,只需要他指點富景樓後廚,僅僅是在古街改建期間,之後他依舊佔有股份,甚至可以不出面,只吃乾股和紅利,這樣總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