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也要去蘇記吃飯,哪怕是排個隊也好呢。”

“約起來約起來,目標淮城古街,蘇記餐館。”

“拼一單,拼一單。”

……

隨著朋友圈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往老街和蘇記趕過來了。

馮若若帶著兩個好朋友,給外面排隊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分發了茶水和點心後,又趕緊跑回到餐館裡,還要一起去給廚房裡爸爸送選單。

馮一帆在後廚裡,也是非常的忙碌,幸好林瑞峰如今算是勉強能夠跟上節奏了。

所以有了徒弟的協助,馮一帆倒也不算是非常的手忙腳亂。

一道道菜,林瑞峰在一旁是進行一些切和搭配的過程,馮一帆則是進行一些烹炒,師徒倆這樣交替合作,上菜的效率自然是快上不少。

一桌一桌的菜上去,外面的食客也都是先要忙著拍照。

然後再去品嚐的時候,自然都是要稱讚一番。

四盤炒軟兜和大燒馬鞍橋上的最早,那些專程過來學習的參賽者,也都是聚在一起品嚐起這兩道菜。

一吃之下,一個個參賽者瞬間便品出不一樣的滋味。

對來蘇記吃飯的食客,或許只是覺得這兩道菜很美味,適合自己的口味,或者是不適合自己的口味。

但是對這些準備參加富景樓廚藝比賽的廚子來說,自然是從這麼兩道菜上品嚐出不同的味道來。

首先是炒軟兜,入口是非常的滑嫩,雖然經過了“一燙、二劃、三汆、四炒”,這麼四道工序,但是鱔魚肉質依舊是非常嫩。

入口後,看似能夠被完整夾起來的鱔魚肉,卻能夠在口中一下子就鬆散開。

但同時鱔魚嫩滑肉質的口感,卻也是完全沒有喪失掉的。

這樣的味覺口感,不得不說確實令人吃著非常舒服。

先不說味道如何,但是這滑嫩的肉質口感,吃在口中已經是讓人覺得吃著很舒服。

然後很簡單的鹹鮮,搭配上稍稍有些重口的胡椒味,真是吃的人舌頭都在顫抖。

品嚐了良久,齊德強感嘆了一聲:“好吃,真的好吃。”

在這句感嘆過後,齊德強轉身走到蘇錦榮面前,向輪椅上蘇錦榮鞠了一躬說:“蘇老爺子,我齊德強很佩服你們蘇記,告辭。”

言罷,齊德強沒有停留,直接便轉身走出了蘇記。

蘇錦榮看著齊德強走出去的身影,倒是暗暗點了點頭,覺得這個齊德強或許會有一個大的突破。

在齊德強離開後,陸陸續續又有其他品嚐了馮一帆兩道菜的參賽者離去。

當然也有一些參賽者,沒有直接離去,而是湊在一起進行了討論。

“炒軟兜看起來似乎並不難,也就只是把鱔背和腹部給分開,而且要儘量保持鱔背的完整,烹飪中的調味也比較簡單的。”

“嗯,我也覺得炒軟兜不難,反倒是大燒馬鞍橋比較難。”

“我是真沒想到,馮大廚這裡大燒馬鞍橋,竟然是把鱔魚中骨給剔除的。”

“對啊,這樣剔除了中骨,同時在燒的時候,又能夠保持鱔魚完整,真的是很厲害的技法,感覺這道菜比炒軟兜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