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關鍵對是,他們有一個非常可人的孫女馮若若,那樣一個小開心果在,自然三位老人都希望家庭和睦,這樣才有利於孩子成長。

大家每人分了一小碗,一條黃花魚搭配上湯汁和豆腐。

莊道忠老爺子吃了一半的時候,突然微笑著問:“晉斌啊,師叔今天考考你,你說這麼一道燴豆腐,算是什麼型別的菜式呢?”

石晉斌笑了笑說:“師叔,你這不是送分題嗎?”

莊道忠微笑問:“你說說看。”

石晉斌直接說:“這就是一道燴菜嘛。”

與此同時,在後廚裡馮一帆也在給小徒弟林瑞峰講解。

“剛才的那道黃花魚燴豆腐,表面上來看,似乎應該算是一道燴菜,但實際上那道菜,應該算是燒菜,而我用的不是紅燒,而是黃燒。”

莊道忠幾乎是在馮一帆告訴徒弟時,笑著對石晉斌說:“錯了錯了,晉斌啊,你這可就說錯了。”

石晉斌也是有些驚奇:“我錯了?”

莊道忠微笑說:“自然是錯了,這其實是一道燒菜,而且一帆用的是黃燒。”

後廚裡,馮一帆又對小徒弟說:“黃燒和紅燒最大的區別,在於黃燒通常是不用糖和醬油,而是更多用鹽調味,並且黃燒的主菜,是要先油炸或者油煎,之後就像是我剛才那樣,小火先將黃花魚燉煮入味,最後加入豆腐去一起翻炒。”

莊道忠在前邊道出了這道菜的大製作法,笑著對石晉斌說:“晉斌,想不到你會在這裡翻車。”

石晉斌則是笑著說:“哈哈哈,師叔我這不是要給您捧個場嘛。”

莊道忠先是一愣,隨後笑了起來:“好你個石晉斌,故意的是吧?”

石晉斌接著說:“您看您,您都要給大家講課,我這當師侄的還能補給您捧捧場。”

石晉斌這麼一說,讓大家頓時全都跟著笑了起來。

這麼一群人吃飯的氣氛瞬間被活躍了起來。

馮若若和楊小溪、陳瑤霏三個小女孩,並不知道大人們在說什麼,三個小女孩只是覺得,爸爸做的這個豆腐很好吃。

三個小女孩完全不想吃魚,因為魚有刺啊,豆腐軟軟的入口即化,多好吃呢。

後廚裡,馮一帆繼續在給小徒弟講解:“這道菜要保留黃花魚鮮美,就是要用這種黃燒的方式,才能夠把魚給燉煮出鮮味來,然後加入豆腐炒制才好。

之後在上桌過程中,其實還在進行著烹煮,逐漸讓味道滲入豆腐中。”

林瑞峰認真記下師父囑咐的一些要點,然後有些好奇問:“師父,除了紅燒和黃燒,還有什麼燒法嗎?”

馮一帆接著說:“還有一種叫做白燒,白燒是將食材進行汆煮,然後再進行烹調,同樣也是不加入糖、醬油的,更突出的是一種食物本味。”

林瑞峰認真點了點頭:“嗯,紅燒是甜鹹,黃燒是鹹鮮,白燒就是要突出食物本味。”

馮一帆點頭:“對,就是這樣。”

接著,馮一帆親自給切墩過後,讓林瑞峰上前來炒菜。

“你也在後廚這麼久了,今天你也來試試一盤菜吧,來一個荷塘小炒。”

林瑞峰這一刻還真是有點小緊張。

雖然之前他做過咕咾蝦球,但是那次其實並不算是很難,因為調料都是提前調配好,基本上不會存在太多的技術難點。

可是今天的荷塘小炒就不同了,這是一道清淡口的菜,是很考驗廚師功力的菜品。

稍有不慎,很多的廚子都會在這樣清炒菜式上翻車。

看到徒弟緊張的樣子,馮一帆嚴肅地說:“忘記以前你師公對你說過的嗎?你如果連嘗試的膽量都沒有,你以後要怎麼在廚房裡立足?”

師父的這話,讓林瑞峰稍稍沉下心來,深吸了一口氣便開始嘗試。

荷塘小炒這道菜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炒的過程卻一點也不簡單。

首先是遙控好油量,如果油多了會看上去過於油膩,但是油少了又會顯得很乾。

還有一個就是調味,因為是小炒,所以要保持食物的本色,不能夠用很重的口味去調配,但是又要讓人嚐到應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