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鍋貼鱔背(第二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並且小姑娘每次回家後,也會把頭髮讓奶奶給重新紮一次,還有小手也是要洗乾淨。
如此做,就是為了能進後廚去,不會把回來鞋子上的灰塵帶進廚房裡。
這些石晉斌都是能猜到,因為當年蘇老爺子也都是這樣要求。
在石晉斌他們初來蘇記時,蘇瀾馨實際還在上學,很多時候都是要嚴格遵照這些要求,哪怕那時候她是不能進後廚的。
馮一帆對盤子裡的菜進行整理,把盤邊多餘的湯汁給擦掉,把菜也給最後調整好。
擺好了放進托盤裡去,讓徒弟林瑞峰去外面上菜。
“瑞峰,別愣著了,趕緊去上菜。”
林瑞峰也只能是趕緊端起托盤,迅速就跑向了前面的餐館去上菜。
在林瑞峰出去後,石晉斌才說:“看著還不錯,很有那麼一點大廚的風範,而且你把這後廚保持的很好,現在看,錦榮沒有選錯人。”
馮一帆趕緊謙恭地回應:“多謝師伯誇獎。”
石晉斌接著說:“別急著謝,你還要透過我的考驗呢。”
說著石晉斌指著料理臺上分離好的鱔魚背部:“就用這,給我來個鍋貼鱔背吧。”
聽師伯已經提出要求,馮一帆那自然是不會有任何的遲疑,迅速動起手來。
石晉斌站在旁邊,靜靜地觀察馮一帆的每一步動作。越看越是覺得有些驚訝,因為馮一帆的動作真的是非常穩,而且也非常迅速。
幾乎是看不到他多餘動作,會非常準確做好每一步。
關鍵是,馮一帆會把步驟分解,什麼時間裡去做哪一步,他總是會分的非常清楚。
所以在旁邊看他做菜,不會有任何手忙腳亂的景象,那種行雲流水的過程,當真是會令人覺得很具有觀賞性。
鍋貼鱔背這道菜,如果去前面餐館裡問,不要說是年輕的新食客,就是一些老食客怕是都未必知道。
這道菜做法很類似隔壁林家早上的鍋貼餃子。
不過這道菜可不是用鱔魚肉去包鍋貼餃子來做。
這道菜是用鱔背、蝦仁泥,和很薄的一塊豬肥膘,組合在一起做出來的一道菜。
首先精心挑選出完整的鱔背,放進鍋子裡,加入蔥姜水、料酒、鹽、胡椒粉給鱔背一個底味。
稍稍的進行汆煮就好,不能煮的太厲害,把鱔背給煮爛了。
接著,是把豬肥膘放進鍋裡也是進行水煮,同樣是加入一些蔥姜和料酒去味。
煮制過程中,馮一帆已經是迅速把新鮮的蝦仁剝出來,並且全部都給剁成蝦仁泥。
之後要在蝦仁泥中也是加入一些蔥姜水,還要加入一個雞蛋清,沿著一個方向進行攪打成糊狀。
這個時候,差不多豬肥膘也已經煮好了,撈出來用冰水給過涼。
之後是騙下一塊很薄的豬肥膘墊底。
為了保證有一定的粘合性,在表面上先拍上一層澱粉,然後再把蝦仁泥給抹在上面一層,最後再把選好的鱔背給貼在蝦仁泥上面。
如此最終就製成了一個長方形的胚子。
接下來,小心翼翼進行一番改刀,全部給斜著切成一塊一塊稜形。
在準備要開始煎制之前,馮一帆還用蛋黃和澱粉調製一個麵糊,為了保證能讓底部定型。
煎制的時候,馮一帆沒有用平底鍋,就是用平時炒菜的炒鍋。
少少的一點點油在鍋底,把切好的鱔背鍋貼底部沾一點麵糊,然後放進鍋底的油中。
這麼依次下入,下入的同時,馮一帆還會對已經定型的進行調整。
這道菜是絕對不能夠翻面的。
因為翻了面那就不再是鍋貼,變成了兩面煎的鍋塌。
小火慢慢進行一番煎制,直至底部完全定型之後,就和鍋貼餃子一樣烹入水,接著用鍋蓋一悶,慢慢晃動鍋子讓底部可以均勻受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