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霏爺爺插了句話說:“這也算是平步青雲啊。”

蘇錦榮聽了過後,微笑搖頭:“陳老哥,去了京城,可並非是,平步青雲。”

聽到這樣的轉折,當真是令大家有所期待。明明已經獲得了皇帝的賞識,都把人帶回了京城,為什麼又說不是平步青雲呢?

接下來蘇錦榮繼續說下去。

原來當時蘇家祖上被待會京城後,因為沒有合適的位置安置,再加上那時候皇室御廚可都是有固定家族,所以蘇家祖上一個外來廚子去了,在宮廷御膳房根本沒有立足之地。

而皇帝把人帶回去後,也並沒有讓蘇家的祖上進入御膳房,而是安排他住在宮外一處。

蘇錦榮淡然說:“皇上有所求,命人招入宮,伺候膳宴,得了賞賜,便送出宮。”

聽到這裡,餐館裡鴉雀無聲,大家都是被這樣有些奇怪的相處,感到非常的驚奇。

一位如此受皇帝喜愛廚子,竟然沒有被安排在御膳房當差,甚至都沒有說要賞賜一個更為顯赫的官爵,就是這樣用之招去,不用就遣出宮外嗎?

蘇錦榮慢悠悠繼續往下述說。

其實過程還是比較平淡,也就是一些宮廷裡盛大宴會時,會把蘇家祖上專門召進宮中。

甚至,蘇家祖上還親自擔當過一次當時最高規格“千叟宴”的主廚。

聽到這裡,當真是讓很多人聽得是心潮澎湃。

大家完全沒想到,蘇家祖上還有過如此的輝煌。

但說完了這一段,蘇錦榮平和說:“不必激動,那一段,是祖上傳言,有戲說成分,蘇家沒有證據。”

聽蘇錦榮這麼說,李菲兒說:“榮叔,話也不能這麼說,說不定確有其事呢?再說年代確實也久了點,沒有證據我們也就當做是故事聽嘛。”

蘇錦榮笑著點頭:“對,大家,當個故事。”

說完不知真假祖上故事,蘇錦榮便說到了蘇記真正第一代,也就是蘇記建立那位了。

第一代的時候,蘇記只不過是一家街邊的小吃鋪子,當時其實就是為了維持生計而已。

蘇錦榮微笑著說:“聽父親說過,那時蘇記早,中,晚,三餐都做,相當辛苦,但,堅持手藝,質量。”

經過初兩代人努力,蘇記真正開始崛起是第三代,也就是蘇錦榮的爺爺那一代。

蘇錦榮的爺爺年輕時是個不安分的人,喜歡走南闖北去見識,也確實在外面闖蕩出些名堂。

後來參加了當時國內頂級廚藝比賽,成功獲得了大獎,被選入國宴的廚師團隊中。

那是蘇記第一位參與國宴的掌勺人。

只不過,蘇錦榮爺爺參與國宴的時候年事已高,後來將手藝傳承給蘇錦榮父親不久便去世,並未真正給蘇記帶來很大輝煌。

真正讓蘇記崛起,帶來了巨大輝煌的便是蘇錦榮父親。

可以說是在沒有父輩幫助情況下,全憑自己的努力,在還很年輕的時候便闖出名堂,成功入選了國宴廚師團。

過去包括馮一帆和蘇若曦,都是隻知道爺爺參與過國宴。

但是今天蘇錦榮才說出:“父親當年,不止參與一次,國宴,最後一次,是主廚。”

蘇若曦也是第一次聽父親說起這些,這倒是讓蘇若曦明白,為什麼爺爺的一些經歷,似乎前後有那麼一點點對不上?

原來,當初爺爺不止一次參與國宴,也是在國宴廚師團中,一步步晉升上去的。

這倒是很好解釋了,為何莊家來的那位師叔,會對爺爺那樣崇敬。

畢竟真要說起來,就像是莊道忠自己說的,他算是蘇家老爺子的徒弟。不過因為一同參與國宴,蘇家老爺子不以師徒相稱,而是把兩人當成同事關係。

聽蘇錦榮述說蘇記的起伏輝煌,餐館裡每個人都像是沉浸在過去一幕幕中。

真的是不自覺會對蘇記肅然起敬,同樣大家越發期待,作為第六代掌勺人的馮一帆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獅子頭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