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的節目是針對老街拍攝,所以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蘇記去拍,從老街西邊的街口開始,一路上需要把商鋪都給拍到。

老街上商鋪的老闆們,看到電視臺的人來拍了,那真的是都非常重視這事。

很多商鋪的老闆們,甚至趕緊就進去找衣服,打算要換一身行頭出來,好能夠更好上鏡。

還有一些商鋪的老闆,也是趕緊把鋪子內外都打掃一番,把所賣的東西也給重新整理,讓自己的鋪子整體上看起來整潔。

當然,還有一些商鋪老闆,並不在意究竟是誰來拍攝他們。

通常這樣的一些老闆們,都是老街上一群在這邊幹了許多年的手藝人。

比如西邊街口向內幾步,有一家售賣各種竹編制品的。這家老鋪子只有單獨一間門臉,一個老人坐在鋪子里正在編著竹製品。

對於外面鼎沸的人聲,老人家幾乎是不曾去理會,始終在鋪子裡幹著自己的事情。

一雙手上,早已經是佈滿了老繭,但是從處理竹籤,到編制全部都是這一雙手在進行著。

鋪子裡的老人名叫唐卓晨,便是每天中午都會去蘇記,和幾位老夥伴一起吃飯的那位。

只是在自己家竹編品鋪子裡,唐卓晨老人沒有在蘇記時候那份風雅,換上一身粗布的工作服,儼然就像是個老農般樸實。

蘇記後廚所用的一些笸籮,都是出自唐老爺子的手。

而心靈手巧老人的鋪子裡,除了竹編制品之外,還有一些實用的東西,比如掃帚。

老街上不少鋪子,都會從老人鋪子購置掃帚用。

李菲兒在來拍攝前,當然也是對老街各種鋪子做過一些調查,知道哪些鋪子是這條老街上最具有特色,是那種其他地方已經很少見的。

所以從西邊街口進入老街,先是給出一個老街全景,李菲兒進行一番介紹過後。

她很快領著攝影組一起,來到了唐卓晨老爺子這間竹編制品鋪子外。

剛一進門,李菲兒很親切主動跟唐老爺子打招呼:“唐叔,這麼晚了你還在忙著呢?”

聽到了李菲兒問候聲,唐卓晨這才抬起頭來,入眼首先是一盞大燈,然後就是一些攝像拍照的裝置,最後才看清楚進門的人。

“哦?你是李菲兒?那個,溪溪的媽媽,對吧?”

李菲兒也是微笑說:“是的唐叔,我們今天過來是想要拍一下老街,然後順便也想要採訪老街上你們這些商鋪的老闆。”

唐卓晨又是一愣,接著便回過神來:“哦哦,原來你還真是電視臺的啊?”

之前唐卓晨在蘇記吃飯時,聽說過李菲兒身份,當時老爺子也沒放在心上,今天才明白原來是真的。

李菲兒繼續說:“對,是電視臺的,不過我也是個普通人,也還是楊小溪的媽媽,唐叔您不用緊張的,平時您應該是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

唐卓晨站起身來,手在衣服上抹了抹,有些不好意思:“你看我這也沒換衣服。”

李菲兒趕緊說:“不用的唐叔,您這樣很好的,這樣才真實嘛。”

聊了幾句後,李菲兒才示意攝影師接下來可以拍攝。

攝影師便開始拍攝,李菲兒便認真開始詢問唐卓晨一些問題。

“唐叔,我想問一下,您在這條老街上開店多久了?”

“多久了?我想想啊?好像還真是挺久了,那時候這條街還沒形成規模,現在好多鋪子都是後來遷過來,應該有個三十多年了。”

“哇,都已經三十多年啦?那您肯定算是這條老街上最老的商鋪老闆吧?”

“這個還真不算呢,街上好多的鋪子,其實都進行過更換的,很多鋪子是後來轉租的。”

“那您這三十年的鋪子,也算是幹了挺久,從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幹了吧?”

“是啊,年輕那時候來城裡,也不會什麼別的,就只會這麼點手藝,一開始是那種扁擔挑著,走街串巷去賣的,後來年紀大,腿腳不太方便,就租下這裡幹。”

短短几個問題,其實已經讓人們有了一種印象,彷彿看到當初挑扁擔走街串巷的大叔。

那種畫面感,讓在場很多人都為之動容,真的是有一點佩服老人堅持。

李菲兒接著又問了一些問題,比如如今這手藝,還有這間鋪子是不是有兒女願意繼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