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莊清寧覺得,還是她去苗莊為好。

“這樣也好,那待商議好時間,我便著兩位衙差,每日來接莊姑娘過去,下午再送回來。”丁高昌在一旁道,“這樣方便一些。”

也安全一些。

“多謝丁大人費心操持。”苗洪進不知曉箇中緣由,只當丁高昌是因為尊重莊清寧,以及為苗莊著想的緣故,連連道謝。

也越發覺得丁高昌是個好官。

“有勞丁大人了。”莊清寧也道了謝。

“還有一樁事得跟莊姑娘說上一說。”苗洪進道,“既是我現如今得準備的,這做紅薯粉條當用的工具,我也一併準備上,回頭莊姑娘去教這紅薯粉條做法時,想來也是要用的。”

“莊姑娘若是方便,便將那樣子給畫出來,大約需要預備多少,一併都給我說一說,我也好都預備上。”

“畫到是不必,只照著這些做就是。”莊清寧將早已預備好的那些擦板、漏勺等東西都拿了出來,一一給苗洪進介紹工具是做什麼用的,用何種材質最好,將大約需要預備的數量一併都說給苗洪進。

到最後時,索性在紙上將各個東西所需的數量一一標註上,方便苗洪進拿回去仿製。

“大概就是這些。”莊清寧道,“這做粉條前,最最重要的是磨漿和這出澱粉的活兒,這幾日可以先試著把粉給曬出來一些。”

“嗯,之前也有人做紅薯粉的,賣給縣城的酒樓裡頭,但這個東西用的不多,不好賣,做的人便少了,但如何做很多人還是懂得的。”

苗洪進點了頭,“我回去後便讓大傢伙先做些粉出來備用。”

三個人又商量了一會兒有關這作坊的前期準備工作,待那日頭西沉,天色不早時,丁高昌和苗洪進才告辭離去。

臨走之時,莊清寧又讓他們拿了一些上次做出來的乾粉條走。

說是無論是做菜來吃,還是給旁人展示,都可以。

丁高昌與苗洪進收了這粉條,又說了好些個謝的話,這才走了。

莊清寧收拾了一下院子,便準備做晚飯了。

螞蟻上樹,木須肉,外加蒜香茄子,熬了一鍋糯糯的紅薯米粥來。

姐妹兩個人趁著傍晚時天兒還亮著,便在院子裡頭吃了晚飯。

紅薯軟糯香甜,莊清穗直呼好吃,米粥都多舀了半碗來,連雪球都討了一塊紅薯來,在自己飯盆裡頭吃的十分香甜。

這正吃著飯的,外頭便響起了細碎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的,便進了院子。

莊清寧抬頭,瞧見莊元忠站在了院子裡頭。

他來幹什麼?

莊清寧擰起了眉,但還不等她吭聲,莊清穗頓時急了,只喝道,“你來幹什麼?快出去!”

先前在大伯一家吃了太多的苦,受過太多的罪,那些被苛待的情景可謂歷歷在目,莊清穗對莊如滿和宋氏一家可以說恨得咬牙切齒。

說著話的,便進灶房拿了擀麵杖出來,“趕緊走,我們家不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