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北上塞外和遭遇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張安,感覺如何?”呂布騎在赤兔馬上,笑容滿面“待會兒若是遇見敵人,可別嚇得不敢動彈,丟了某的臉面。”
雙手摟著馬脖子,近乎趴在馬背上的張安聞言翻了一個白眼。
就算是騎著馬,張安也依然穿著陷陣營的制式裝備。
即使是那面大盾,也掛在了戰馬上。
若非這匹戰馬是呂布特意把自己的備用戰馬撥給張安的,尋常馬匹根本扛不動全副武裝的張安。
姿態難看的張安心裡也很無奈,對於一個初學騎馬的人,張安覺得自己能不從馬背上掉下來就是勝利。
雖然戰馬已經配備了馬鐙,但是隻是單邊馬鐙,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想要在顛簸的馬背上保持平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由於事發突然,導致高順安排的訓練計劃全部報銷。
本來在高順的計劃中,第一個月壓榨張安潛力,強化張安的體魄,提升張安的體能,第二個月教導張安練氣,如果張安能成功找到氣感,便交給張安一些最容易上手的運氣法門,第三個月在堅持打磨體魄和練氣的同時,教導張安最基礎的馬術和戰陣搏殺技巧。
然而張安的訓練剛見成效,便要隨軍北上,高順只能匆匆的在兩天時間內填鴨一般把剩下兩個月的內容一股腦的塞給了張安。
為了防止張安記不住自己說的東西,高順還很貼心的將自己所講的內容寫成了一本小冊子送給張安,以便讓張安能夠隨時翻閱。
對於高順的所作所為,張安對這個看似冷冰冰的中年男人有了新的認知,心中也是萬分感激。
如果自己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報答高順。
張安摸了摸貼身存放的小冊子,露出一個微笑。
但是讓張安有些頭疼的是,由於軍情緊急,此行一路都幾乎在急行軍,張安幾乎找不到機會能夠靜下心來去按照小冊子上的描寫尋找氣感。
而呂布不見張安搭理自己,於是又換了一個話題“張安,之前殺過人沒有,到時候可別下不去手啊。”
張安偏頭看了一眼呂布,咬牙切齒的說“多謝將軍關心。”
本來以為呂布這種實力的人會很高冷,但是誰知道等開始熟悉以後,才知道呂布的性子其實挺溫和的,只要你不去觸碰呂布的底線,就算是拿他打趣也沒關係。
沒錯,就是溫和,張安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會用這個詞來形容呂布。
畢竟前世的呂布的形象太深入人心。
不過這個節點的呂布卻不同。
他在曹操軍中的地位十分超然,首先他之前的屬下,雖然並不是人人都如張遼那般出色,但是作為中層骨幹也是十分稱職的,更別提還有高順以及陷陣營。
其次便是呂布的個人實力實在過於逆天,曹操麾下的大將中除了典韋等寥寥幾人能和呂布戰上幾個回合,其他人若是單打獨鬥,皆不是一合之敵。
第三,呂布拜曹操為主公的時候,還給剛剛戰敗的曹操帶來了三千幷州狼騎和五千步卒。
而且呂布其實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他知道不論是自己的實力還是勢力都容易讓人忌憚,所以平時十分低調。
每逢戰時的軍議,呂布基本上都是在旁靜聽,幾乎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只有知道敵方陣中有聞名天下的武將時,才會主動請纓。
即便如此,呂布很堅決的不掌兵權,就算是當初自己帶進曹軍的狼騎也幾乎不聞不問,只把自己當一個衝鋒陷陣的純戰將。
不爭功,私下裡又待人極為和善,呂布在曹操軍中人緣非常好,和另一個時空惡名累累的呂布截然相反。
此次北方入侵毫無徵兆,由於曹操之前將重點放在了攻略江東上,手中可用之兵幾乎都調來了江東,所以短時間內也只有一支三千人的虎豹騎以及高順的陷陣營可以抽調。
不過陷陣營強則強矣,但不過區區七百餘人,而軍報上說的卻是塞外異族傾巢而動,二來陷陣營計程車兵雖然也都會騎馬,但是平日畢竟還是以步戰為主,所以曹操選定了虎豹騎為第一批支援的軍隊。
也正因為是騎兵,再考慮到呂布曾經和胡人交手過,所以曹操才委任呂布為支援北方邊疆的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