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品牌(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的行為是大義,可是他的做法卻是錯誤的。
他不能要求一個人強制去做一件她不樂意做的事情,而且這個人還是他的妻子,這種事情他還不止做過一次。
倘若真是走到那一種地步的話,張若琳也想了一下,交出去就交出去吧!交到他們手裡面由著他們去折騰吧!最多也就是這幾年的心血白白浪費了。
反正也沒有什麼,人這一生也不過是短短几十年而已。
錢這東西永遠都賺不完,就她不利用空間,不利用她所掌握的先知。
她和趙建國兩個人安分守己的上班,等到退休過後,她也能過上比一般人都富足的生活。
退休過後,怎麼說老兩口工資加起來,怎麼說也能夠超過一萬多吧!
一萬多塊錢的退休工資,就算是在將來首都怎麼說也是夠用。
她要是幹到個高官別,這退休過後的待遇更加用不著去說了。
所以想了想,感覺錢財還真是不怎麼太重要了,人活著一輩子,尤其是她這樣從現代穿越到如今這個年代的人,手裡面握著巨大的金手指,不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個比賺錢重要。
或許將來在共和國的貢獻榜上面,還能夠掛著她張若琳三個名字。
她也能夠再華夏的歷史上面,書寫出屬於她的那一頁篇章,名流千古。
也許到了晚年,她一生傳奇的經歷被人拍成了電視劇,或許等到晚年躺在躺椅上面,還津津有味的看著她這一輩子的經歷在電視上面重現。
張若琳想了半宿,她想也想到了她的矛盾點在什麼地方,無法還抱著現代的觀念和一切,將錢看得過於重要了一些。
從來都沒有想過錢財對於如今的她來說,只要她願意,等將來伸把手就能夠抓到,想要多少就能夠有多少。
還有就是品牌的價格定位問題,想到如今年代的收入問題,所以在國內想要走奢侈品的線路,很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工資在這裡,你一件衣服夏季的寸衫,賣三十塊錢很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肯定要比國營單位的定價要個百分三十到五十之間。
中檔的衣服要佔到如今普通工人工資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說一件夏季衣服的起步價格要在十五塊錢上,這個是處於中檔的層次,高檔的夏季衣服肯定要一個月工資出頭。
所以張若琳在國內市場品牌定位的走中高檔線路。
畢竟現在這年月不像是現代,你買一件衣服回去穿幾個幾次,十多次就不穿了。
這年月家庭好一些,恐怕也得要將一件衣服,穿成補丁的時候才會不穿。
尤其是進入計劃經濟時代,這兩口工作一年下來,恐怕都很難攢夠一套做衣服的布料出來。
張若琳也考慮了很多,如果進入計劃經濟時代過後,若是和組織達成協議的話,服裝廠還在,在店鋪裡面購買她們的品牌衣服,不要布票,不過價格肯定要從原有的基礎上面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