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品牌(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一早,帶著倦意,張若琳拿著坐墊塞到車簍裡面,踩著腳踏車就向司法部趕了過去。
反正現在也都處於學習狀態,根本就沒有她的任務。
去了辦公室,張若琳就開始怎麼計劃起這個服裝的生意來。
雖說沒有做過生意,但是生活在現代,廣告滿天飛舞的年代,多多少少還是能夠懂得一些營銷上面的策略。
如今這年代的人並沒有什麼品牌的概念,也不會去追求。
反正在現在的人們眼中,就好比買一臺收音機,第一個考慮的肯定是價格問題,第二才會考慮質量問題,反正東西是從你們店鋪裡面買的,買回去沒有用多久的時間,這壞掉了,你們肯定會負責修理或者負責更換新的,要不然你就是欺騙消費者。
而且現如今的商人也重視聲譽,做生意完全就是靠著聲譽,你聲譽越好,你的生意也就越好,你聲譽一旦被敗壞掉,你的產品就算是再好,價格再便宜,消費者也不會搭理你。
古代做生意的人,沒有律法的約束,他們講究就是口碑。
其實真正論起來,這古人的誠信要遠遠高於現代人。
打個比方,就好比三國時期的呂布,武力第一,可是又能夠如何,被人罵成了三姓家的家奴,在歷史上面留下赫赫臭名。
所以說在如今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品牌的時候,首先要打造一個品牌效益來,只要別人一買衣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品牌。
就好某男之家,當年的廣告做得就非常好,讓人買衣服首先想到得就是它。
廣告詞好呀!男人的衣櫃。
還有那些年過年的時候,今年過節不送禮,送禮只送腦白金,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之收腦白金。
這樣讓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詞,讓人在買某一個產品的時候,第一印象想到得就是你這個產品,所以一個企業的品牌效益,在這個企業當中佔著主導的作用。
所以這個什麼仁和服裝,這種土掉渣的名字還是算了。
而且張若琳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解釋傅安和這傢伙,以前是不是一個漢奸?仁和,仁和,這個詞確實不太好。
只要現在豎立起老百姓的品牌意識,這樣的話,公司就能夠處於絕對的優勢。
不過名字的事情,真得好好考慮才行,張若琳首先想到得自然是用英文來取名,畢竟她還想著進軍國際市場。
可是如今這年代取一個外國的名字,肯定會被人扣上一個崇洋媚外的名字。
難道進軍海外的時候,重新取一個名字?
不過進軍海外市場的話,張若琳也知道並不是那麼容易,起碼公司的註冊地上得放到香江,國內肯定是不行。
一旦出名了,肯定會遭到國際上面的封殺。
昨天夜裡春分一度過後,張若琳半宿也沒有睡,想了很多。
怪趙建國的行為嗎?
沒有,他也是一個愛國的人,只是希望在有能力的情況,去幫助那些困難的戰友們,希望他們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