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9晶片行業的格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釋出會狠狠的震撼了一大票同行業的廠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魔星公司作為他的供貨商,怎麼可能會不被別人知曉。可是當他們來人洽談的時候,很多廠家都知難而退了。魔星公司要求一次最少要採購一百萬套的數量。而且高中低檔的數量全部要有。這就把很多準備貼牌代工的廠家給打回去了。
其實這是林峰故意的,中國手機品牌不需要那麼多廠家,特別是不要那種價格殺手。諸如小米這種品牌。你一上來,結果大家都不好混了,弄得大家都沒什麼利潤,那還玩個屁。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好處,快閃記憶體速度每秒800兆/600兆/400兆的敞開供應。攝像頭高中低三種規格敞開供應,處理器敞開供應,不過只有一倍效能,或者更低的出售。螢幕不單獨出售,也就是說你必須買的處理器,快閃記憶體,攝像頭才能取得購買螢幕的許可權。
魔星公司開放軟體設計渠道,系統所有的底層檔案全是中文,林峰的目的很明確。你不和我合作,那麼你就死路一條。和我合作的話,吃湯喝肉啃骨頭,這都不會是問題。
兩天後魔智慧管家系統自動更新了一個補丁,於是不管是安卓的使用者還是蘋果的使用者,都發現自己的手機系統裡面的手機資訊顯示變成了魔星智慧管家系統。國內的手機廠家都喜歡系統名用英文表示,後面接一個os尾綴,當然這可能是為了方便出口。魔星智慧管家系統不管什麼版本,在那個使用者資訊的位置全部是中文。至此魔星智慧管家系統成為全球第一手機系統。成為全球第一的手機硬體供應商。
接下來的時間,這個行業紛紛擾擾。蘋果手機的銷量下跌了近一半,三星公司更是悽慘了。作為他第一大收入來源的快閃記憶體,已經被魔星公司攔腰截斷。作為高階的oled螢幕主要客戶oppo,vivo已經全部跑魔星公司這邊來了。和普通LCD手機螢幕競爭對手太多了。
而魔星公司更是直接向國內晶片廠商提供晶片3D印表機。這是一種全新的晶片生產裝置,是在原來的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基礎上改進。魔星公司提供完全不同的晶片架構。這些晶片廠商的產品包括國內各個行業。SD卡,快閃記憶體卡,固態硬碟。電視機儲存晶片。各種網路機頂盒。以及所有需要用到快閃記憶體產品的裝置。
這些東西其實價值並不高,但是之前一直需要進口。諸如電視機上面用的儲存晶片,貴的也就十幾塊錢,便宜幾毛錢的都有。為什麼國內沒有產商花大價錢做這個事情,就是因為利潤太低了,因為做儲存的國外廠家也很多。
所以你會看到各種電子產品價錢飛快的下落。但是PC記憶體條的價錢一直很穩定。甚至還經常漲價。固態硬碟同樣是。兩三年了,價錢一直固定在那個位置,既不漲也不落。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生產晶片的方式太落後了。前文有說過生產一塊晶片流片週期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所以暴產量對晶片行業來說,盡乎不可能。而魔星公司將這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直接列印完成以後分裝,一塊晶片就完成了。效率直接提高几百倍。
國內的晶片設計能力曾經非常弱。但是畢竟走出了第一步。所以國內的這些廠商開始爭奪那些晶片代工業務。而中國的晶片設計領域正在強勢崛起。
中國對半導體的佈局其實早就開始了。灣灣半導體產業的日子本來已經就不好過了。現在魔星公司更是給了他致命一擊。
政府鼎力支援、龐大市場力量,讓半導體產業進入野蠻生長的黃金年代;當市場、時間、資金、甚至人才已不站在灣灣這邊時,臺灣的一、二家領頭公司,要迎戰的是一整個中國政府。
正如狄更斯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灣灣的科技業國寶半導體產業來說,現在正處在如此的尷尬時刻。
最好的時刻是,灣灣2014年整體半導體產值高達2.2兆臺幣,創下歷史新高,成長率高達近17%,連續幾年以蕞爾小島之姿,在全球半導體界地位坐二望一,超越日韓,僅輸給美國。但灣灣半導體業大老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同一時間,危機已悄然降臨。
本來落後灣灣甚多、完全不構成威脅的大陸,開始強力扶植半導體業。從2013年起,官方色彩濃厚的清華紫光集團,把2家大陸本土IC設計大廠展訊、銳迪科收購旗下,準備合體發功,接著世界最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Intel)捧著15億美元入股清華紫光,震撼市場。
2014年,中國發布《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推出1200億人民幣的投資大基金,並帶動地方政府加碼300億~500億人民幣的小基金,加上民間資本擁入,預計投資總額上看1.2兆人民幣
一樁樁豪砸千金的收購案,讓人目不暇給。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封測廠星科金朋、知名光學影像感測晶片大廠豪威(Omnivision)、記憶體晶片廠矽成(ISSI)、惠普旗下華三通訊,全被陸資收購麾下。
曾任職大陸最大晶圓製造廠中芯國際,Gartner副總裁王端說,未來10年,大陸的半導體業成長,絕對會超越世界上其他地方,“而且不只10年,一投資下去就是條不歸路!”只是,十幾年來半導體一直髮展不順的大陸,為什麼積極瞄準半導體,大力加碼?
大陸每年進口半導體超過2000億美元,超越石油,成為第一大入超專案,龐大進口額佔全球半導體市場七成。對比大陸半導體晶片自給率卻不到二成,低到嚇人。
加上,2013年史諾登事件曝露出的監聽危機,更讓大陸官方不安,認為發展核心電子產品半導體晶片關乎國家安全,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