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讓陛下當苦力(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得出來,南稻北移成功了,宗舒是首功,太子的功勞也不小。
如果太子和其他官員一樣,根本不相信宗舒會成功,怎麼會多次到密縣來?怎麼會親自下地勞作?
再看看今天一起來的官員們,有一小半都曾在汴梁城外翻過地。
宗舒讓二百餘名官員到大宋科學院聽課和勞動,用來衝抵宗舒借給他們的銀子。
宗舒之所以借給他們銀子,是因為他們把銀子投到梁師成的火柴廠,血本無歸。
因為梁師成,二百多名官員馬上陷入經濟困頓,幸好宗舒採取了這種方式,才穩住了他們。
否則,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事來。
宗舒此舉,等於是為梁師成擦屁股,更深一點看,是為朝廷分憂愁。
給宗舒一點什麼賞賜?
好像給不了什麼了,已經賜他同進士出身了,讓他當官,他也不願意。
賜給他銀子?宗舒是大宋首富,銀子少了,人家根本就看不上!
“宗舒,南稻北移大獲成功,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徽宗給出了一個定論。
群臣紛紛點頭,宗舒和太子這次,的確是做了一件大事。
這件大事做成,解決了整個大宋潛在的危機,也為大宋的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難怪,剛才徽宗不自覺地想到了“開元盛世”。
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無乎是兩個表現:地盤廣不廣;糧食夠不夠。
糧不夠,則兵不強,兵不強,則國不穩,國不穩,則地不廣。
所以,即使到一千年以後,糧食仍然是重大問題,被提到了糧食安全的高度。
“陛下,您說得一點都沒錯!認識,很到位!我很欣慰!飯字的半邊是食字,半邊是反字,沒有食就會反,這是一條歷史規律。”
宗舒的前半句話說得居高臨下,好像他是天子,陛下反而成了臣民。
後半句卻是引起了大家的極大共鳴,沒有飯吃,老百姓怎麼能不造反?
“宗舒,你自己說,想要什麼賞賜?”徽宗把難題拋給了宗舒。
“我要銀子,”宗舒的話把徽宗嚇了一大跳,不會吧,這廝要銀子,多了,朝廷也給不起呀。
宗舒拿起一塊寒瓜咬了一口:“我要銀子,也沒什麼意思,我不是個俗人,只愛黃白之物。”
這廝說話,能不能不要大喘氣?
“官職,我也不要。我的時間,得用到正地方,比如,得多陪陪珠珠。”
陳過庭聽到此處,不由得喟然一嘆,宗舒,才大志疏,他不當官,真是朝廷的一大損失。
“陛下,我建議,將每年的今日,作為‘大宋勞動節’,陛下親自示範,帶著大小官員參加一天耕作。我在汴梁城外有三百畝地,這是我大宋科學院的稻米高產試驗田,所有的官員都可以到這裡參加勞動。”
大宋“勞動節”,提法新鮮,做法嘛,古已有之。
有不少皇帝在春播那一天,就會到田地裡扶一下犁,動一下鋤,表示對稼穡的重視。
徽宗今天也參加了勞動,感覺非常好,其他官員也是如此。
因此,宗舒的提議馬上得到了贊同。
徽宗當然是馬上滿口答應,生怕答應晚了,這廝再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
趙構、趙楷等人卻是恨得牙癢癢,今天的風頭讓太子和宗舒搶完了!
宗舒不要銀子,不要官員,只要求朝廷設立一個“大宋勞動節”。
看起來高風亮節,其實是私心作祟。
宗舒,這是把陛下以及所有的大小官員都當成了他的免費勞力,不對,是苦力!
就在“大宋勞動力”這一天,陛下和官員們與密縣挖石炭的礦工,沒什麼兩樣!
陛下都給宗舒幹活!以後,誰還能治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