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天晚上,您享用一下您的勞動成果如何?”

宗舒說道:“陛下親自割下來的稻子都單獨給打下來了。就用您的米,為您做大米飯如何?”

趙佶大喜,馬上同意了宗舒的提議。

今天真的是幸福的一天!帶著群臣,親自參加勞動!

剛才,汗出得多了一點,腰腿痠了一點,但是現在卻感到渾身通泰、舒爽無比。

在宮中吃慣了寒瓜,現在感到更甜了,就連喝水都透著一股清香的味道。

稻田剛剛收割,穀子剛剛打出來,還有一個去殼的過程。

晚上,大米做成了幹稀兩種,有提前備好的燒餅和鹹菜、乾果之類。

可以說,飯食再也簡單不過,只是比大宋尋常家庭待客時稍好一些。

甚至,林靈素都做好了被陛下大罵一通的準備。

哪知道,從徽宗到群臣,個個吃得有滋有味。

徽宗一個人幹掉了三大碗,一碗白米飯、兩碗白米粥,連打了好幾個飽嗝。

趁著徽宗高興,宗舒說道:”陛下,您的飯量大增,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徽宗撫著肚子,吟起了詩:“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帝王還是帝王,吃幾碗白米飯,就能想到杜甫的詩作。

諸位大臣紛紛向徽宗獻出了彩虹屁:

“陛下,開元盛世不算什麼,大宋盛世從現在就開始了!”

“大宋糧食,將遠超唐朝!”

“陛下乃一代英主,必將掃平北地,一統宇內!”

宗舒聽得起了雞皮疙瘩,你們說的這些,就憑趙佶這德性,能幹得成嗎?

先不說幹不幹得成,恐怕趙佶連想都沒想過。

徽宗站起身來道:“今天高興,朕的肚子有些脹了。”

“陛下,您,這純粹是,自作自受!”宗舒也站起身來說道。

嘶!眾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不對,是熱氣。

這廝又想搞事了!

徽宗面色不愉,宗舒笑道:“大米,是您親自下田割下來的,大米飯,自己做,自己享受,可不就是自作自受嗎?”

原來是這麼個自作自受!

徽宗大笑起來,也難怪,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吃著就是特別是享受。

徽宗這才明白宗舒讓太子下地耕作的用意。

讓太子如此做,就是為了讓他了解農業、熟悉農事。

徽宗今天出來一趟,只是割了一會兒稻子,就瞭解了不少知識。

過去,他根本不知道稻子什麼時候種和收、什麼價格、畝產多少。

不瞭解這些,在制定政策時就會發生偏差,甚至或被朝廷官員和府州官員糊弄。

就如同聽到百姓沒糧可吃,就反問“百姓為何不吃肉”的皇帝一樣,明顯就是要亡國。

今天只是出來一趟,幹了一會兒,與陳旉聊了聊,就知道這麼豐富的資訊,真是不虛此行。

難怪,當時劉皇后堅持要讓太子拜宗舒為師。

宗舒教太子,很有一套!

如果是李若水,絕對不會把太子領到田間地頭去。

徽宗知道,太子也不少到這裡。這裡,也是太子當時和宗舒一起出來,找到石炭的地方。

這半年來朝廷很多變化,尤其是內庫用度的增加,不僅與宗舒有關係,和太子的傾力支援也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