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孟復知道大宋科學院是宗家開的,過去叫歸宗書院。

宗家有錢,延請了不少大儒名宿在這裡授課。

有了宗舒的參與,書院的一切都變了味。

過去是文人、士子聚集的高雅之地,現在變成了低等百工、粗鄙人群的交流場所。

蘇孟復作為御前軍器監提舉,管著三千七百名軍匠,這些軍匠無一例外,都出自貧困家庭,有的大字不識一個。

兒子居然要與他們為伍,實在是愧對先祖。

自從幾年前蘇易性情大變,對帖經、墨義深惡痛絕,蘇孟復也就降低了對兒子的期望值。

不要說中進士了,能夠當個舉人就很滿意了。

有舉人身份,到時候透過一定關係,給蘇易謀一個公差也不算難事。

沒有舉人身份,到哪裡都抬不起頭來。

蘇易平時沒事就往軍器監的作坊鑽,和軍匠打得火熱,經常被蘇孟復給揪回家。

後來一聽說蘇易被招到了大宋科學院當學員,蘇孟復感到,事情複雜了。

因為大宋科學院是宗舒改的名字,太子殿下支援的,關鍵還有皇帝的親筆題字。

當上了大宋科學院的學員,就意味著,蘇易的工匠身份就永遠去不掉了!

有了這層身份,蘇易這輩子連舉人都當不成。

所以,蘇孟復打聽到李綱的兒子李少言,這次被皇帝賜予了“大宋勇士”的稱號,和宗舒關係莫逆,自然能和太子說上話。

宗舒同時也是太子的宗師,說話應該是有分量的。

只要宗舒同意,讓蘇易退出大宋科學院,不再名列百工,一切都還有挽回的餘地。

所以,蘇孟復來之前,先找到李綱,李綱馬上讓李少言帶路,直奔大宋科學院。

看到宗舒,蘇孟復馬上施禮,想讓宗舒放兒子蘇易一馬。

“蘇大人,這事恐怕不好辦,蘇易來大宋科學院,並非是我強迫,而是他自願的。”宗舒說道:“作為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而不是為孩子安排好一切。”

宗舒的話,對蘇易是暖心,對蘇孟復卻是扎心。

看宗舒說話毫不講理,蘇孟復也就不客氣,說他兒子在這裡待著根本沒有前途。

蘇孟復,很是看不起搞技術的工匠。

作為負責監造軍器的官員,這麼看不起技術、瞧不上工匠,讓宗舒生出一絲憤怒來。

“蘇大人,難怪我大宋的武器這麼落後,原因就在你這裡!”

宗舒也不再給蘇孟復好臉。

“現在,連陛下對百工都是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百工可以坐大轎、騎高馬、穿華服、免兵役!”宗舒說道:“可以這樣說,百工匠人的春天到了!”

“而在孟大人看來,百工的地位居然是低人一等,與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厚受三分,是背道而馳!”

李綱聽得好笑,宗舒這張嘴還沒有饒過誰,上來就拉虎皮作大旗,從氣勢上先鎮住蘇孟復。

再一看蘇易,看起來文文靜靜的,典型的書生氣質,做百工,當匠人,似乎有那麼一點可惜。

再一看自己的兒子李少言,長得讓人心塞,不走仕途,跟著宗舒誤打誤撞,居然也被皇帝賜於“大宋勇士”的稱號。

這個路子其實也不錯,有了皇帝的御筆,夠李少言吃一輩子了。

關鍵是,李少言現在很被宗舒看中,而宗舒又是太子殿下的老師。

李少言雖沒有舉人、進士身份,但現在的起點比很多同齡人都高得多,未來也光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