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興師動眾地來到大宋科學院,本來想是問罪的,沒料到是這種結果。

還是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宗舒把火柴的生產技術和生意全部交給了梁師道,等於給徽宗送了一個聚寶盆。

宗舒又吹牛說要讓蘇易這麼一個學徒考上狀元,這等於是又給徽宗送上了一百萬兩銀子。

同時,還給蔡京送上三十萬兩銀子。

陳過庭和李若水沒有參與這個賭局,是因為沒有多少錢,人家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上百萬,自己那點家底,怎麼好意思說出來?

深層次原因是,陳過庭和李若水都有一股子文人特有的清高,動不動就拿銀子說事,有辱斯文吶。

王黼、陳過庭和李若水雖沒有參與,不能從賭局中分得任何好處,但他們認為過舒百分百分輸。

宗舒輸賭局、丟銀子,就能給這廝以沉重打擊。

這廝之所以這麼狂,主要是以前的運氣太好,沒有被現實毒打過。

完全可以看看一個月後,宗舒輸得底兒掉的慘樣。

因此,王黼、陳過庭和李若水雖然被懟了,但依然是很高興。

……

宗舒將蘇易單獨叫了過來。

其他十四個學員非常羨慕,蘇易能夠得到宗舒的指導。

林靈素說過,有一個叫蘇易的學員,是回答問題最好的,他的字也是最漂亮的。

對這樣的人,宗舒十分感興趣。

一問之下,蘇易說他祖上當過縣令,後來家道中落,他從小不喜歡被家人安排,一提到學堂就頭疼,一提到學堂就炸裂。

蘇易經常逃課,上樹掏鳥窩,下河摸小魚,有時候看螞蟻搬家,一看就是一整天。

一看到《大宋時報》上登的“科學問答”,馬上就趕過來了。

到這裡一看,大宋科學院的氛圍感染了他,他非常喜歡這裡的氛圍。

特別是大宋科學院兩邊立的巨石,石頭上刻的兩行字:

“農業,乃立國之本;科技,乃強國之基。”

“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大國工匠”。

加上學院裡的教習都在認真地做實驗,這些實驗器具也是他過去沒有見過的。

這一切,讓他彷彿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夢想的歸宿。

聽到這裡,宗舒大為歡喜,同道中人吶!

這簡直了,人才啊!什麼叫格物,這就是!

聽蘇易說,他的算術了得,宗舒決定考考他。

出了一道日後讓小學生頭大的題:一個水池子兩根管子,一根進水、一根放水,問多少長時間灌滿或放完。

蘇易拿出十幾根算籌,也沒列什麼方程,就在那裡擺來擺去,最後說出了正確答案,這讓宗舒吃驚不已。

這傢伙連這種題也能算出來,放到日後,可以拿全國奧賽金獎。

蘇易看著宗舒,頗有得色。

我就不信了,宗舒拿出了數學家高斯的題,從一加到一百。

蘇易仍然拿出他的算籌,最後算出了結果。

看得出來,蘇易的方法和算盤的原理差不多。

蘇易仍然很得意,宗舒決定小小地打擊他一下。

“你算出來了,但你的方法太笨,用時太長,”宗舒道:“就這種算術,對我來說,秒殺!”

宗舒給蘇易講起了“等差數列”、“公差”等概念,最後拿出了“等差數列求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