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除了放馬坪,周邊的順山坪、大福莊、龍頭寨和馮家灣也都有人得了瘟疫。

青鸞夫子分派了人到這幾個村寨裡去,連同官兵一起勸說患病的人單獨分出來,避免更多人感染。

他和司馬蘭臺等十個弟子守在放馬坪,和官兵一起搭建帳篷,熬湯藥。

只是貼了告示讓那些染病的人都搬到寨子外的帳篷裡,讓其他村民都搬遷到上風上水處去,村民卻大多不肯配合。

帳篷裡燃著蠟燭,司馬蘭臺和青鸞夫子正埋首斟酌藥劑方子。

外頭又開始淅淅瀝瀝下起了雨,陳立本從外頭進來,因為走得急,帳篷裡的蠟燭忽閃了幾下。

“夫子!”陳立本的聲音有些哽咽。

青鸞夫子抬起頭,一看陳立本的臉色就明白了,閉了閉眼睛,微微低下頭道:“說吧!”

“高師弟……怕是……不成了。”陳立本一句話都說不順暢,他們學的是醫術,此時卻無法自救。

“我去看看,”青鸞夫子放下手裡的活說:“蘭臺你就不要去了,繼續把沒幹完的活幹完。”

司馬蘭臺平日就做師父的助手,有些事除了青鸞夫子只有他能勝任。

不是他不想去探視高家良,只是事情有輕重緩急,該剋制的時候須得剋制。

當天夜裡高家良到底沒撐過去,他師兄古瑜也陷入了彌留。

這令仙源山眾人很是悲痛,所幸澄雲夫子略有好轉,還算是令人高興的事。

夜雨瀟瀟,藥鍋咕嘟咕嘟地響著,酸苦的藥味瀰漫開來,從山上帶來的青麻布一匹一匹地煮過再搭出來。

青鸞夫子強逼著司馬蘭臺去休息,司馬蘭臺只睡了不到兩個時辰就起來接替夫子。

天將明,雨絲細如牛毛。

里正按照吩咐挨家挨戶叫人排隊去寨子外領取湯藥麻布和草木灰。

因為物品不足,今天只能供應有病人的人家領取麻布。

藥水煮過的麻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病痛隔絕傳人。

司馬蘭臺站在山披上,望著寨子裡參差飄起的炊煙。

前來領藥的人排起了長隊,有的人心急,總想插到前面來。

司馬蘭臺示意旁邊的官差:“看好了隊伍,絕不能亂,按先後順序領物品。有亂序的,一律領到最後面重新站。”

官差應聲去了,秩序也因此井然許多。

司馬蘭臺是經歷過瘟疫的,知道守序何等重要,因為如果不能儘快止住瘟疫,只會越來越混亂,到時候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面對生死,大多數人都難免恐懼失態,真到那個時候,人心就會變得比瘟疫更可怕。

湯藥一碗一碗地分發,麻布一片一片被領走,草木灰不足,各家可以想法子,焚燒自家柴草。

在領藥的時候,司馬蘭臺和官差們不斷勸說村民把家裡的病人集中在一處,但收效甚微。

隊伍的最後是個八九歲大的孩子,她瘦仃仃的,打著赤腳,頭上頂著一塊破油布。

“家裡大人呢?”司馬蘭臺把湯藥倒進她拎著的小竹筒裡問。

“我娘病倒了,”那孩子額前的頭髮被雨水打溼,緊緊貼在臉上,有些害羞地說:“家裡除了我沒別人了。”

“師兄,麻布沒有了。”這時衛營走過來提醒司馬蘭臺。

那孩子聽了,立刻咧了咧嘴,像是要哭出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