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劉德銀收錢導致前面到後面幫忙的事情夭折以後,劉登峰其實是很沮喪的。

雖然戴嶽並沒有發現他和劉德銀共謀,但他明顯能感覺到與戴嶽越來越疏遠。

有時候一些事情戴嶽雖然也會徵求他的意見,而且沒事的時候還會主動和他打招呼,但劉登峰心裡明白,這不過是因為他做了多年的變壓器,在戴嶽那裡有些利用價值而已,跟讓戴嶽刮目相看有天差地別。

如今村裡的生產管理越來越成熟,等到機動隊建立,保證生產更加順暢之後,他劉登峰就再也沒有用武之地啦。

回想曾經在JP廠的日子,是何等的揮斥方遒意氣風發,回到這農村居然讓好多曾經的手下爬到了頭上。就像最近從JP廠回來的劉登鳴,劉登華,以前只是個打樣的,現在回來就進了工程部,所有人都劉工劉工的叫著,別提有多趾高氣揚了。

這境況讓劉登峰感覺很無力,雖然手上有何澤鵬的把柄,但總不能直接去要挾何澤鵬當個什麼具體的官吧。再說現在村裡能夠出風頭的職位也越來越少,如果逼著去取代別人,農村不比公司,鬥爭輸了大不了換個地方上班,在農村很多事情都包含著一個家族的體面,弄不好就是不死不休。

真鬥爭到一定地步何澤鵬的把柄暴露,別說在戴嶽面前露臉,恐怕變壓器都做不成了吧。

難道就這麼在村裡被人當吉祥物供著?劉登峰很不甘心。

起身站在窗前,正巧劉德榮路過問他劉德銀去了哪。

機動組可以算作先鋒隊吧,連劉德銀這種無賴都在求上進,更何況像劉登峰這種浸淫變壓器多年,且正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

對了,所謂蛇無頭不行,機動組三十人,總要有個人領導吧。論心智,論精力,論管理經驗,這個機動組的組長最合適的人選就是我劉登峰。而機動組是最容易露臉,最容易建功的,只要領導有方,不怕戴嶽不刮目相看。

劉登峰轉念又想到戴嶽那不鹹不淡的樣子,如果坐著等,恐怕不會有希望,必須行動起來。

煎熬的等到天擦黑,劉登峰給何澤鵬去了個電話,得知他在家裡,劉登峰急匆匆的往三組趕去。

何澤鵬家的小賣部裡只有何元文一人坐在櫃檯後玩手機,劉登峰又上前假意買了包煙:“何叔,村裡成立機動組了你知道嗎?”

何元文應到:“當然知道,我都不打算守小賣部,參加機動組了。”

“喲,”劉登峰裝作驚訝的樣子:“那你可要損失一筆了。”

“沒事,”何元文樂呵呵到:“身為村裡的一員,自然要為村裡的建設做貢獻。”

劉登峰腹誹著,少裝高尚,不過是為了你自家的股份而已。

何元文當然是因為自家是合作社的大股東,他的效率堪堪達到村裡對於機動組成員的要求,為避免為人詬病,他主動要求降薪到四千,只為能幫後面多出產量。這產量可是錢啊。

倆人都是各懷心思,不過這一次劉登峰的目標明確,所以沒心情和何元文閒扯:“何叔,澤鵬是在家裡吧。”

“在家呢,”何元文不疑有它:“才和戴主任討論了半天機動組的組長人選,說有些頭痛,上樓休息去了。”

討論機動組的組長?原本打算直接上樓的劉登峰試探到:“已經商定好了?”

何元文搖搖頭:“好像是有三個候選人吧,你劉家一個,我何家一個,另外還有一個讓現有的幹部兼職。”

劉家和現有幹部兼職讓劉登峰很是心動:“村裡的幹部都忙的不得了,誰還有空兼職?再說劉家只有劉德仿和劉德銀倆人加入機動組,這倆都不是吃菜的蟲。”

“那我就不知道了。”何元文說到:“我也是無意間聽見的。”

劉登峰緊張的追問了一句:“這事是戴主任和澤鵬倆人商定的?”

“那哪能呢,”何元文回到:“晚飯前三十人的名單出來之後幹部們開會討論了一下,最後選出了三個人,剛才戴主任回城裡路過門口又和澤鵬討論了一下,我也就是聽是點兒音而已。”

名單出來才討論?難道是直接從機動組裡選定?劉登峰心底失望之極,連裝腔作勢的恭維話都懶得說:“何叔,我上樓去看看澤鵬。”

何澤鵬正靠在沙發上似乎考慮什麼問題,見到劉登峰,他只淡淡的說了聲:“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