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故人心易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杜嘲風如鯁在喉,“皇上……”
“朕來告訴你們為什麼。”
女帝的眼睛半睜著,她的目光輕飄飄地從大殿一側掃向另一側,輕蔑地掠過每一個站在這裡的朝臣。
“如果是人禍,朕當初為了保住長安的百姓已經作出過讓步,從長安退到洛陽,如今又琢磨著往金陵、臨安去……一而再再而三地後撤,什麼時候到頭?”
朝臣們微微低下了頭。
孫幼微冷哼了一聲,“如果是天災,那便是天道予朕的考驗,祂既要在地上揚起災厄,朕又能逃去何處?倘使上蒼真的棄我大周臣民如敝履,遷都與否,又有什麼關係……”
眾人當即俯身而跪,連聲向孫幼微請罪。
“總之,朕就待在洛陽,哪裡也不去。”孫幼微向著浮光伸出了手,浮光立刻回身,扶著女帝站了起來。
她望著底下此刻跪著的七八人,頗有幾分厭惡地揮袖。
“沒有辦法,就想辦法。”
後半夜,太初宮裡眾人仍在商議著辦法,對靈河的抵禦無非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在它真正起勢以前,能否讓它再次沉落;二是一旦靈河真的泛濫起來,該要如何抵禦。
對於前一個問題,大家並沒有討論太久,因為馮老夫人一早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四百年前聖祖以身沉河的辦法,如今已行不通了。
至於為什麼行不通,杜嘲風沒有解釋。
至於靈河的抵禦……眾人雖然沒有經驗,但以往治水無非兩條,一是橫堤築壩,二是疏導引流,而今的思路也八九不離十。
馮嫣單是坐在那裡就有些睏倦了,今晚討論的話題裡讓她感興趣的並不多。
儘管珠簾後的孫幼微看起來像是睡去了,但馮嫣知道,女帝沒有。她清醒地半躺在御榻上,或許閉著眼或許沒有,但孫幼微的注意力始終清晰地指向朝臣這邊。
馮嫣垂眸,在她見過的人裡,再沒有一個人有著像孫幼微這樣旺盛的精力,耄耋之年仍能牢牢把握著權柄,使之從無旁落。
不過人總有將死的一天。
到時大周的繼承者,會是誰呢。
朝中沒有真正的權臣,孫幼微也從未對哪個兒女流露出“後繼者”的偏愛,她驚人的長壽讓她不得不面對子女先自己而去的至悲,如今除了長公主,另一位頗受聖眷的王室旁枝在金陵。
那位老王爺每年年節都會來京城覲見,早先時候會帶著自己特別喜歡的小孫子一道,後來就只有他獨自前來。據說是因為孫兒不慎染上惡疾,痊癒後依舊體弱多病,他從此不敢再帶著孩子一道出遠門。
皇家的這筆帳啊……也是夠坎坷的。
“公子,你覺得呢?”陳明的聲音將馮嫣從神遊中拉回。
她抬眸望向陳明,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
“這樣的事交給工部去做就可以了,”魏行貞在一旁道,“貿然將馮老夫人從六符園請下來,且不說究竟能帶來什麼實際的效用,萬一耽誤老夫人在山上做的事,恐怕得不償失。”
馮嫣聽著魏行貞這段話,大致明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