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異界奇山(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候酒水已經徹底靜止了,其面平滑如鏡,可以直接照見人面。張祿不禁點頭,“嘿嘿”地笑了起來:“這不是缽啊,這分明是一個鑑!”
什麼是“鑑”?鑑是一種盛水的器物,古代還沒有鏡子的時候,人們往往對鑑自照,從此“鑑”就引申出了與鏡子相同的含義——什麼“鑑別”、“鑑定”、“鑑證”、“借鑑”等等詞彙都由此而來。不過一般的鑑都是廣口的,此缽偏作收口,也難怪唐瑩他們沒想到可以用來照人——他們倒是想著裝水了,完了還把水倒出來,仔細研究是不是有所變異,比方說清水化為美酒,或者變成毒液……
張祿初摸到這個粗缽,就覺得其上氣意非常熟悉,就有點兒象在清玄世界裡用過的那面輔虛真人的寶鏡。話說張祿雖為術修,還真沒怎麼正經把玩過法寶——除了女媧五色石——接觸的更少,若是沒有用過寶鏡,估計不會有絲毫聯想。
因為氣意類似於寶鏡,所以張祿覺得附著在上面的術法更偏向於幻術一系,而且絕對不會簡單,不可能僅僅用來把人扣在裡面,這才嘗試著裝入液體,觀察效果。誰想真的一試即中,他當即雙手按桌,把臉湊近,仔細觀賞鑑中景象。唐瑩在旁邊兒瞧著,就見張祿臉上突然流露出奇特的笑容,隨即聽他口中喃喃自語:“這個不錯啊,有點兒意思……”
唐瑩忙問:“你都瞧見些什麼了?”張祿偏過頭來,朝她微微一笑,隨即讓開了身形:“前輩自己來看吧。”
唐瑩模仿張祿的動作,也注目缽中。初時水面平整,清晰地映照出了她的面容,但突然之間,唐瑩就覺得頭腦一陣眩暈,再定神時,就感覺已不在禁中寢室之內了!
她知道並非空間穿越,若非自己中了幻術,就是神魂被攝入了缽中——因為剛才張祿注目缽中,並沒有見他挪地方,身影更沒有消失啊。既知是幻術,自己的身體應該好端端地立在室內、桌前,旁邊還有張祿看護,唐瑩便不驚慌,開始遊目四望,打量周邊的情景。
天空、四野,貌似都沒有什麼異狀,就好象普通的天垣世界荒郊野外一般,但身周元氣卻顯濃密得多。這是哪裡?是異域海外,還是異世界或者碎片世界?
倘若張祿也在此處的話,當能向唐瑩解說:咱們應該還在天垣世界上,或者說,此處乃是由天垣世界為模本造成的幻境,或者攝魂的小世界。元氣濃郁並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同一世界上各處元氣密度也都不盡相同,就好比空氣一般,有稠密,有稀薄,因而才會產生對流,產生風。可以說明問題的是,此處的重力與天垣各處都差相彷彿——當然也有細微的差異,但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好比高陵和深谷、赤道和兩極,重力本有高低,只要變化不大,就可以判斷是在同一個世界中,同一個星球上。
唐瑩身後,貌似是片深谷,身前卻是延綿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峰頗為奇特,乍看就好似一個圓錐體一般,但從山腰部分就呈不自然的弧線,略向一側歪斜——山頂聳入雲間,難以覓其蹤影。
她本能地就朝著這座山峰走去——其狀既怪,則山間必有蹊蹺——以唐瑩的腳力,即便不能一步千里,一步幾十丈是沒有問題的,很快便來到了山腳之下,她這才發現,這很可能不是一座山……
因為山壁實在是太光滑了,彷彿人工雕刻出來的石柱一般,而且山上絕無植被。再看看自己腳下,也一般是雖不平整,卻極堅硬的石地,沒有一株草芽。
既為石柱……石錐,自然也就無所謂山間一說啦,唐瑩以手撫摩石壁,不知道是不是打上一拳,便能夠發現些奇特的現象呢?再仰起頭,此峰更顯高峻,難見其巔——她忍不住想,要怎麼才能窺其全貌呢?赤手攀緣上去嗎?
才剛起了這個念頭,突然之間,就覺四周的景物陡然縮小……也說不定是自己的身軀陡然放大,而且達到幾千上萬倍之多!原本高峻的石錐瞬間縮小到與自身齊平,石錐的頂端果然是尖銳的,還帶著後勾的弧形……
這不是什麼石錐,這分明是一顆長而尖銳的犬齒!
遠遠眺望時,只覺此峰最高,餘山則矮,排列在周圍,並且形狀極不規整,如今再看,才發現那些所謂的“山峰”也都是牙齒。而在那顆尖長的犬齒後面不遠處,還有同樣的一顆犬齒聳立,兩齒之間、之側,則是有些扭曲的門齒和犬齒……這分明是一個怪獸的半截口腔!
唐瑩不禁打了一個冷戰,神情恍惚中,竟然脫離了缽中幻境,又再回歸到了現實世界。她愕然抬起頭來望向身邊的張祿:“這、這是什麼?!”
“前輩瞧見了什麼?”
“初時高峻如山,突然縮小,如同野獸利齒,齒間貌似還有舌……是什麼怪物的半截頭顱……”
張祿點點頭:“我覺得吧,那是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