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申辯篇•解讀下》/何永旗(第2/8頁)
章節報錯
“我思,故我在”,這是一種對真理的執著。蘇格拉底說:假如,沒有值得我去思考的物件;那我的生命,將會逝去……
系統性理性邏輯思維,是用來解決難題的,你不用智慧,它也會退化。
蘇格拉底做學問,是逐步驗證的去做,比如說:他為了證明自己不是雅典最聰明的人,他說:“我只要在雅典找到一個人,解答我所不能解答的問題;那就足以證明,蘇格拉底不是最聰明的人”。注意!蘇格拉底不但這樣想,他還這樣去驗證。
注意: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哲學的代表;西方哲學,又是建基於古希臘哲學之上,它們有一條共同的“弦”,那就是“理性邏輯思維”這條主線。
蘇格拉底的理性邏輯思維,是不斷的檢驗中。他的理論(思想),與實驗檢驗,是結合在一起的。檢驗,用來證明理論是否能夠成立,這就是兩千年以後的“科學”。
標註: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體系,是建立在“理論與檢驗相結合”;這套思想體現非常先進,因為他用“實驗”來確立理論的正確性。
比方:雅典人說“蘇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蘇格拉底卻說“我不是雅典最聰明的人”。注意!此時怎麼推倒雅典人的觀點呢??——蘇格拉底說:我只要在雅典找到一個人,能解答我所答不上來的問題,這樣就證明了“我蘇格拉底不是最聰明的人”。
就是說:有一個問題,我蘇格拉底沒有答案,答不上來;我拿這個疑問去請教雅典被認為最有智慧的人,只要他能答上來,就證明了“蘇格拉底不是最聰明的人”。看見沒??——蘇格拉底,用“討教”這個實驗,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證明什麼??——“蘇格拉底不是最聰明的人”。
注意:一個疑問,我答不上來,你答上來了。這就證明,你比我聰明。
蘇格拉底這個“討教式”的實驗,用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也是在反對雅典人的觀點。
總結:蘇格拉底拜訪式的討教,這種方式具有驗證特性。比方:他經常到城門口,去向雅典的智者請教問題,結果呢?那些智者的解答,無法使蘇格拉底滿意。
嚴格的來講,那些智者所知道的,並不比蘇格拉底多。
如此這樣的“蘇格拉底式討教方式”例子還有很多!蘇格拉底做學問,終其一生都是這樣進行的。理論觀點必須要被實驗證明出來,否則這個理論就不成立!因為你的觀點,無法透過檢驗來證明。
注意!蘇格拉底也把這種討教式,傳教給了他的追隨者(學生);注意:蘇格拉底的思維是重“理”的,他思考以後,還會去驗證這些想法,這等於理論與實踐是一體的。
蘇格拉底是“理性邏輯思維”的奠基者,他的哲學貢獻,主要有兩個大方向;
第一,重“理性”邏輯思維;第二,用“實驗”來證明“理論”是否成立。
理論與實驗,在蘇格拉底那裡,是結合在一體的。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體系,沒有脫離“實際”,因為它“重試驗”檢驗。理論觀點,脫離了試驗檢驗來證明,就沒有說服力。
標註:實驗用來檢驗理論的正確性,理論、觀點,假如脫離了試驗檢驗的證明,這個理論就沒有說服力,理應被推翻。這是蘇格拉底為哲學,樹立的貢獻,用實驗來檢驗理論;理論必須透過實驗來檢驗,它才能成立。否則,這個理論就是“假說”。
透過實驗檢驗以後的理論,就成了“真理”,因為“它”行得通,能帶來更大生產效益,這推動了社會發展。
理論與實驗不可分,在蘇格拉底的意識中,兩者是一體的。
這樣看來,我們又得到一個答案:蘇格拉底並不是空想,他把驗證看得與思想一樣重要。
事他想通了,這還沒完,還要去把想通的事,逐步的去驗證。這樣做,確保了思維結果的正確性。
總得來說:哲學,是建立在“理”的基礎上,它又重實驗(檢驗)。在蘇格拉底的那個時代,哲學涵蓋的範圍,包括了今天的科學(實驗,檢驗)。
現在的學問,越做越窄了!窄是為了精!雖然專業上去,但是思路卻受限了。
如何清晰的瞭解蘇格拉底的哲學範略呢?我們把他的學問,再梳理一遍;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包含了兩個方面;第一,就是思維方式(理性的思維);第二,就是檢驗。這是蘇格拉底的思想體系中,重要的兩個科目。
標註:這裡還需要注意一點,哲學思維在先,這是根基;你在思維上解釋不通,檢驗就無從談起。
所以,理論比實驗重要!沒有理論的建立,實驗就無法展開;那樣,社會無法前進。
科學講的是(實驗檢驗),這是檢驗層面的;假如沒有理論呢??——沒有理論的建立,實驗就成盲人摸象了,無從下手了。理論在先,檢驗在後;沒有理論的領先,實驗也無法領先。
不是“實驗”在指引方向,而是理論的方向,決定了前進的方向。
理論比實驗更重要,注意!這不是說不要實驗和檢驗了,這只是說明了“哲學理論,與科學實驗的先後順序”;這個順序不能更改!理論落後,實驗也會落後。因為思想層面的理論在先,“實驗檢驗”在後。
注意!思想是自由的,它沒有限制;但是,思維方式會受到“固化”。
實驗檢驗呢?受到檢驗裝置等硬體的限制,這也註定了“實驗檢驗”永遠慢“理論”一拍。
A組:“理”是基礎,這是哲學的思維根基,成果就是“理論”。只有在理性思想層面把事弄通了,下面的檢驗才能夠展開。
思維建立併發明“理論”,哲學是趨於理性的思維體系,這樣理論就被建立起來了。然後,再去實驗檢驗。它有先後順序,不可顛倒!
理論,還是需要實驗來檢驗,檢驗是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如此,理論就能被“造”出來。比方火箭,先有理論方案,還是先有檢測裝置??——這個先後順序,很清晰!
B就是檢驗了,B存在的目的,就是檢驗理論的合理性(是否成立),這就是實驗檢驗的使命(簡稱科學)。
注意:在蘇格拉底的學問中,包含了A與B,蘇格拉底的哲學體系包含了思維構建理論,和與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