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要急,總有人著急!比耐心了。

上家刁難你,你就“剋制”他;軟硬兼施,再想辦法換掉上家。

總之一句話:人要“靈活”,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應對方法。

人活在世上,總是受事、勢、局的轄制,在它的面前,人時常是弱者。

遇事沉著冷靜,眼明手快,抓對手把柄。“眼明”就是說“你要善於觀察,抓對方的把柄”;這樣做能緩和局勢,把柄不是拿來炫耀的,你是為給自己爭取空間。所以要:“靈活運用,多看、多想,前後手都要有。”

這裡有個重點,是:靈活!關係活了,路子也就多了。關係僵住了?——沒事,緩一緩,看誰時間多!看誰能磨。

注意!這個“緩”不是讓你等待,而是讓你“借力”;換上家。

事、勢、局,人面對這些很被動,鬼谷子捭闔篇,就是教你應對它們。讓你從被動,變成了主動!

捭闔說:事、勢、局作不了你的主;面對這些“勢”,捭闔的方法是:可改,可破,可解;要靈活掌握,根據不同的事、勢、局,採用相應的辦法。

沉著冷靜,善於觀察,遊刃有餘,擇機“謀”你的“利”。多用耳朵“聽”,這是獲取機密的重要途徑!然後再明辨,辯是去偽求真的切實方法。只有真實有效的資訊,才能使“局”更貼近實際。如果訊息都是假的??——你這“局”不就弄巧成拙了嗎??——“聽”很重要。

鬼谷子說:“勢”是可改、可破、可解的,它轄制不了你。只要你有“方法”,就能左右“勢”。其實事、勢、局,能造也能借,造它是為了“利”!聲譽、名利、財利、物利、便利,這是“造”事、勢、局的目的。這些都是可解、可破、可改的,通俗的講就是“靈活掌握,能緩就緩,見招拆招,眼明手快,借力消力”。

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應對!

鬼谷子說: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鋼,或開或閉,或馳或張;這些方法都是應對事、勢、局的,只要懂得捭闔,你就能逆天。

事、勢、局,可改、可破、可解,方法千變萬化,你要會“用”。否則就

只能受事、勢、局的左右了。

危機時,你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等死;做生意遇到了困境?只能等著破產還債。鬼谷子說:只要有方法,這一切都能改變。危險中不死了!困境中?保全了!關鍵要會“用”捭闔。你用,就能幫你反敗為勝,化險為夷!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

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

這裡的“聖人”,是指有智慧的人。

聖人懂得“捭闔”以後,就會臨危不亂!他知道事、勢、局的成因,只要抓那個“點”個“主線”,事、勢、局就可改、可破、可解了。抓“點”,抓主線,這裡是讓你“眼要明”,從情報資訊中,抓你對手的弱點和把柄。關鍵時刻,這些把柄和弱點,就能拿來“用”。否則,你對你的對手毫無瞭解!他拿著你的把柄,你卻沒有辦法去剋制;這就不平衡了。你手裡必須也要有籌碼,平時多觀察,多用耳朵“聽”,從資訊中拿他的弱點和把柄。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鋼,或開或閉,或馳或張。這都是“捭闔”破解事、勢、局的方法,關鍵在“謀”,其次在“用”。

聖人必須懂捭闔,懂得了捭闔,才會有轉危為安的辦法。臨時抱佛腳是沒用的,平時把功課要做“足”。有備無患,你對手的把柄和弱點,你可以不用,但必須要“有”

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

這裡是第三步了,“度權量能”就是對事、勢、局,進行分解衡量。找出事、勢、局,形成的原因和主次關係,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拆解。事,勢,局,也分主次關係的。你把“事”的主次關係和順序,分解一下!看看哪個對你構成了重創;然後根據情況,分項應對。

校jiao “校其伎巧短長”這裡,是緊接著前面展開的;把事、勢、局,掂量一下輕重,然後再分出主次關係。再對比一下,看哪個環節對你傷害最大;哪個環節對你傷害最小,接著按你的“選擇”去捭闔。

查出事、勢、局的那個點或那條主線,用“點”和“主線”來破解它。

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這裡說:所有的事物,他都“有弱點”。你要留意觀察!有了把柄和弱點握在手,“事”就可改、可破、可解了。

總結:所有事物,它都有弱點跟漏洞;包括事、勢、局也不例外,鬼谷子捭闔,就是講反敗為勝的方法。有了方法,你就不會慌亂。慌亂,又使你犯下更大的錯,有方法、才能臨危不亂。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作者何永旗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