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捭闔?四段》/何永旗

原文: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

周密之會微,而與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

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為之慮。

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內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而去之。

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

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注:以上,講述了捭闔在運用時的技巧;需要注意的事項是:你給別人布“局”時,有幾個要點需要謹守,否則就會傷到自己。

第一,是縝密;縝密,是捭闔的關鍵。布“局”如果不縝密?——敗露後會傷到你的自己。所以,捭闔的人,佈局必須周密;這是生死攸關的事,馬虎不得。

前面已經說了,為什麼要捭闔,以及捭闔的目的是什麼。捭闔首要目的就在於——“利”。——謀“利”,是捭闔的最高目標。

“利”——是什麼,這裡就不說了,在《捭闔?三段》裡專門列舉了什麼是“利”,有興趣的可以去看。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這裡講的,是“佈局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你在離間對手時,一定要考慮周全;步步都要想到,否則很容易傷自己。

你的對手,肯定比你強大!論實力,比你強多了。你給他布“局”?——要小心謹慎,人家滅你很容易。

他不需要用“局”來套你,人家是直接來拿你。對方的實力足夠強大,那就不需要計謀了,直接滅就可以。

獵人,布“局”?——都是弱勢、去離間比他強的對手。實力比他強的,他才需要計謀,對於實力比他小的?——那就不需要用——“局”。

有人會問:三國時,曹操實力最強!他對劉備與孫權不用計謀嗎??

——不是,曹操雖然實力比劉孫強,但是兩人聯合起來,跟曹操的實力也不相上下。再加上地理的因素,曹操反而不強。

為什麼呢?——首先,曹操討伐袁紹時,他沒有地理優越感。你跑到人家家門口打仗?——這可是人家的地盤。不管是徵召士兵,還是運送糧草,袁紹都比曹操容易。

再一個,這是在南方打仗,曹操以北方兵為主力。路陸打仗,北方兵佔優勢;但是南方的氣候和習性,北方兵都不習慣。咱說一句笑話!哪怕是一個感冒拉肚子,都能使曹操軍隊的戰鬥力減半。

所以說,官渡之戰曹操論實力,不及袁紹。最終,曹操給袁紹布了個離間計,再燒了袁紹的糧庫,如此曹操才打贏了袁紹。官渡之戰,使曹操成為了三國中的霸主(論實力)。

需要注意一點:曹操雖然兵多將廣,但是地理上,他不佔優勢。再加上長途的糧草運輸,實力也就好不到哪兒去了。

對於曹操來說:採用“捭闔”,就能加快戰爭的程序!這對曹操來說有“利”的。首先,曹操耗不起;糧食要從洛陽運來,路上就要走十天半個月呢!這場仗曹操必須速戰速決,否則對他很不利。

強大的對手“獵人,佈局”,是為了加快意圖的達成,他想速戰速決。越是強大的對手,他的時間就越是寶貴!——他耗不起。

所以說:“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這裡,強調了捭闔佈局的時,你要注意的事項。你離間別人,每一步都要想到!一旦有疏漏?——那你,比你的對手損傷還要慘痛!

標註——“獵人,佈局”有兩個謹記;步步都想到。不能有疏漏,你輸不起。

第二,是密;“局”——必須要隱密。使對方察覺不到,只有不被對方發現,你的“局”才能有成效。否則,不但你獵不到對手,還很容易被他先吃掉。

注意!你給別人下套,必須要周全;還要隱密,“局”是環環相扣的。右手獵對手人,左手就是你的退路。

要攻防兼備,你本來勢力就弱,輸就意味著——死!

高手設局,都是兩手準備。前手套別人,後手是失敗後逃命的退路。

注意!這是你手中的兩張牌,大王始終握在自己的左手。前手失敗?——左手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