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反應第二•1段》/何永旗

原文: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復以驗來;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知彼,復以知此。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復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注:《反應第二》,屬於鬼谷子著作的內二篇,頭一篇是《捭闔》;這樣的排列方式,很重要!它指明鬼谷子思想的,前後順序。

捭闔,是鬼谷子、思想的核心!它是整部鬼谷子,開篇立論的、第一步。你只要懂得捭闔,那後面的“運用”,才能得心應手。懂捭闔是個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作為闡述?那後面的方法,你就很難“懂”了。

捭闔就是謀略,謀什麼?——事、勢、局,的運用方法。捭闔,就是教你,應對身邊事、勢、局,的方法。如此,你就能轉危為安了。

其實,人的周圍,充滿了很多“勢”。你可能感受不到,但它無時無刻,都在左右著你。

比方:事勢,太勢,局勢,氣勢;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都是“勢”的表現。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你會發現,錢越來越緊。工作機會,也減少了!這都有“勢”的軌跡。

不管何事,它都有個“勢”;事,有成敗的原因和構成因素;局,有它的排列方法、和順序;勢呢?勢——有它的發展走向;這些,都左右著人的人命運……

市場,有它的行情;做生意,有它的方法和步驟,人與人之間,也有彼此的關係。這些,都受到事、勢、局,的影響!

人,面對事、勢、局,會很無力;常常要,受到它的擺佈。如果沒有,事、勢、局,的存在?——那人,就可以心想事成了!

注意:事、勢、局,始終糾纏著人,人面對這些,又處於弱者;人,顯得很無力。捭闔,就是告訴你,面對這些、你不是弱者!鬼谷子說:雖然事、勢、局,糾纏著人;但是,它是可破、可改、可解的,關鍵你要有方法。有了方法,你就能化解、它對你造成的困境!否則,你就要受它的擺佈。

沒辦法、沒有應對的方法!面對這些,你只能、受它的擺佈。

鬼谷子捭闔篇,就是告訴你,說:有辦法;關鍵你要會用,知道、怎麼去“捭闔”它。你有了應對的方法,這些事、勢、局,就左右不了你了。事、勢、局,好像是獅子,當你有辦法馴服它時,獅子卻成了你的朋友。事、勢、局,也一樣;你有了方法對付它,它就會唯命是從,唯你所用。它,可以為你謀“利”;反正它,就像是一把利劍。用的好?——就是朋友,用不好?——就成了,傷你的利器。

鬼谷子、捭闔篇,不光教你應對事、勢、局的方法!還教你“造”的方法。鬼谷子說:事、勢,、局,是可“造”的;能造,就能解。所以,鬼谷子捭闔篇,不止教你、應對的方法,還告訴你、這些是怎麼來的。

孫子兵法說:“事,不謀不立。”局,也一樣。 “勢”——是,可造的!等於說:事,勢,局,透過人的“謀”,能把“它”做成真實!關鍵還是,要會“用”;還要有方法。

有“造”的辦法,就有“解”的辦法,關鍵你要懂。

“局”是擺出來的;排兵佈陣,就是“局”。圈套——“套”,也是“局”;人為的,能做出來。怎麼用呢?——關鍵、要看“設局”的人,他是什目的!他想“要”什麼??——圈套,就是為了達成,那個“目標”而設的,這是個“因”。

在捭闔篇,鬼谷子主要講了,“局”應該怎麼“布”,以及設成什麼樣子。他說:捭闔之道,隱而密;——“局”,要像“道”那樣的運作。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捭闔“佈局”,要像“道”一樣的存在。道,它看不見,摸不著,卻隱秘的執行。道,左右著萬物的,生長與衰亡;局,也要像“道”那樣執行。只有這樣,“局”才能防不勝防!縱使,你有千般能耐,也摸不出個頭緒。

“局”就是要隱密執行,還要環環相扣。而且,它必須是活的。只有活局,才能適應不同場景,這是捭闔的最高境界。

死局?死局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比方條件達不到,它就失效。因為,它適應不了“場景”的變化;只能,讓“場景”來適應它。場景,不配合,“局”就失效!也就導致失敗。

所以,捭闔的最高境界,是“活局”;只有“智”不如人,才只能擺死局了,高手明眼人,一看就識破。

捭闔篇,的重要之處,是它列出了獵人、佈局的原則;

一,捭闔佈局的樣子,要像道一樣;局,要像道一樣執行。

鬼谷子說:事、勢、局,是“可破”的,人,不是弱者;只要你有方法,就行。

二,局,是隱密的;獵人、佈局,貴在——隱;貴在——周;貴在——密,還要環環相扣。

三,捭闔,對“謀”的要求;捭闔對人的要求,當然“智”是很重要的。前手“套”對手;後手,是“退路”。顧前,不顧後,成不高手。

謀士,是夾縫求生的職業;危險係數,比一般職業高。所以,謀士在獵人、布“局”的時候,必須做到:隱,密,周,這個很關鍵,保命的。

那個“周”,是指——周全;周全,就是萬無一失。但是,注意!不管周全、不周全,前後手、必須銜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後手的退路,很重要!否則,只能吃一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