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者,地養也。

天地始成之時,清濁二分,清者上升為天,靈機活躍,萬物滋養;濁者下降為地,靈機死惰,寂滅衰敗,故而屍者受養於地。

而地脈為一地之濁精,在風水中則被理解為地下的一種龐大的靈機流動,因此種靈機趨陰,極度不活躍,故而地脈被稱為陰煞地脈。

在福地中的地脈又有「地龍」之稱。

陰景伏屍功為何能讓肉身成僵,就因為這門密功在升煉後的法術·屍遊地煞,乃是直接取地脈中死惰之靈機,凝煞而用,久而久之,肉身必被此煞染化,最終轉成一頭陰僵。

事實上,飛鵠老道覺得陰僵之身行動遲緩,有時候思維遲緩,同地煞靈機的特質不無關係。

穸山之下的血煞地脈,實乃煞中之煞,導引此等血煞來滋養僵身,所練屍遊地煞之術還可更進一步,練成法意,進而反饋己身。

在這兩兩輔成之下,本來數百年才能成就的毛僵之身,現在已可事半功倍。

飛鵠子也得承認,這幾頭練成的毛僵,原本自身的功行便快圓滿,自己的這一番展示,為的就是誤導外人,以為這些修士能練成毛僵,乃因他之故。

這.就是他所需要的效果,這就是他的籌碼。

那一群老鴉安靜下來,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變成現在的權衡利弊,他們心中的天平已開始傾向於飛鵠老道。

為首的那一頭老鴉,其背後操縱者乃是盤岵大山上的一位真人,他也是盤岵大山中所有化僵者的主心骨。

這一次過來穸山,許多化僵者並不願意,斬妖除魔在正道之中不是一句空話,江浦穸山在眾多的化僵者眼中更像是一個精心佈置陷阱。

雖說有極小機率並非陷阱,但化僵者們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也就是有這位真人在其中斡旋,這才促成了這一次的穸山聚首。

這一頭老鴉的胸脯上,慢慢的裂開一條縫隙,其中翻出一顆死人眼,灰白渾濁的眸子凝視著飛鵠老道,接著又掃視著棺材陣。

在此之前,飛鵠老道推算自己有八成的把握,可令這些化僵者們背離自己的山門,投入到自己即將描繪的那個宏偉計劃之中。

只是當那死人眼注視過來,自己的信心似墜入深淵,瞬間沒了底。

這樣的情緒只維持兩三息,因為飛鵠老道清楚這位真人的底細,這是一位怕死的真人,還是一位剛剛遭遇山門大變,被邊緣化的真人。

說起這位真人,不得不提及那位在鳴玉山下枉死魔宮中隕落的「闢龍公」,也就是壁虎仙一脈的當代仙老。

盤岵五仙老,乃蛇、蠍、蜈蚣、蟾蜍、壁虎五脈仙老,其中壁虎一脈勢微已久,闢龍公鋌而走險加入枉死魔宮,想必也是想重振法脈。

可惜到底是個旁門左道,孽根深種,塵心難除,不知修心忍性,最後還累及枉死魔宮那位古化功的大好基業。

如今盤岵大山之中,仙老們已廢除壁虎仙法脈,而伏背公正在扶持其道侶「浣紗娘娘」上位,,欲新立蛛仙一脈,構建新的五毒法脈。

而眼前這位躲在老鴉背後的真人,便是原壁虎仙一脈修士,也是闢龍公的小師弟。

按理來說,闢龍公隕落後,他本該繼承仙老之位,可惜山門中的大變故之後,別說繼承仙老之位,連在門中的現有位置都岌岌可危。

在急欲成為仙老的浣紗娘娘眼中,這位真人實屬眼中釘一類的角色。

可以說這二次全面鬥法,大大的緩解了這位真人的現有處境,人生際遇之離奇,命途之莫測,在這一位真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現。

“自陰景伏屍功始創以來,從未有人在這上面另闢蹊徑,你沒有那份才情,不過是借了幾分血煞地脈之力,換作靈虛子卻是能成。”

為首的老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