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 殿前慶功(第1/3頁)
章節報錯
征戰邊疆有數秋,今朝富貴顯輕鬆
風寒夜靜無人擾,獨對孤燈心底空
昔日兵卒多戰死,繁花似錦幾人榮
一腔熱血為國志,壯麗河山歸大同
沃野鎮守,帥眾來到城門外,紛紛下馬,列隊迎接。時間不長,大軍便抵達城下。君臣見禮後,皇帝命大軍進城。因為城內也安置不了這麼多人,於是大軍進城未做停留,直接東門出去,在城外五公里,處安營紮寨。皇帝、瑜佳等人,隨同鎮守進入鎮守府。
鎮守自然要,恭喜一下皇帝。此去塞北三個來月,降伏數個部落,俘獲戰俘二百來萬,這是多大的功績啊。
寒暄幾句,皇帝說話了:“前幾日在歸來途中,降伏高車部二十萬餘眾,將要搬遷至我河西走廊處。預計他們還會,拉攏一些分散的小部落,人數將達至三十萬左右。這幾天便會到來,自然要與鎮守聯絡。到時你要,好生安排此事,這裡水草豐富,是個養馬的好地方,就在這裡,開闢個養馬場吧。”
鎮守急忙說:“是,屬下自然,安排的妥妥的”
由於要安排邊境,過來的二百來萬戰俘,皇帝親自下令,留下八千鐵騎軍,處理此事。
其餘三萬多人,連同瑜佳一起回京聽封。
一夜簡單無話。到了第二日天明,眾人吃罷早飯,收拾停當,皇帝同鎮守告別。大軍開拔,向京城進發。
一路上風餐露宿,走了半個月,終於要到京城了。這一日,快到正午了,大軍離平城只有十來里路了,遠遠望去,京城宏偉氣派,皇帝此時,也是心情大好啊。
離京數月,此時京城就在眼前,不免內心有些感慨。於是在馬背上,吟詩一首:
離京數月任風吹,馬背行軍逐日催
共苦同甘將士勇,千杯飲酒不知醉
君威瀚海鎮八方,漠北沉浮主為誰
鴻雁南歸傳吾信,君臣共飲長江水
吟罷,高聲喝道:“三軍入城,朕要大擺筵席,喝他個三天三夜”
大隊人馬,換上新裝,破碎的旗幟撤下,換上新鮮的。全體人馬煥然一新,高唱凱歌,浩浩蕩蕩,向著京城進軍。
大軍這陣仗,早已驚動四方百姓。自古這世上,不缺好事的人。時間不久,隊伍兩邊就聚集了不少百姓。
軍隊開始緩行入城,百姓們鼓掌的鼓掌,吶喊的吶喊,夾道歡迎凱旋之師。
眾將士各個精神飽滿,面帶笑容,被人羨慕的感覺真好。此時皇帝也是,笑容滿面,點頭揮手,向兩邊百姓,給以善意的回應。
皇帝心裡也美著呢。想當初,多少人反對自己啊。這不,朕安然無恙的回來了,而且還打了大大的勝仗。收穫頗豐,北疆也會安定幾年了,至少不會有大的戰事發生。也可以休養生息幾年,騰出手來,可以對付劉宋了。
大軍回到軍營,暫且安歇。皇帝帶著瑜佳、元驚雷等進了皇宮。瑜佳多次來過平城,但皇宮,可還是頭一次。
各文武百官,聽得皇帝回來了,都紛紛趕來上朝。
皇帝坐在龍椅之上,百官都站在下面。小皇帝看各大臣,都到齊了,清一下嗓子,說道:“朕親帥大軍北上,朝中大事,都麻煩崔丞相及八位護國大臣打理。這段時間,倒也井然有序,未出什麼紕漏,朕甚是欣慰啊。
朕此次北征,大小戰役上百場,未曾敗績。此次北征中,湧現出一批英勇志士。朕今天要當著群臣的面,給他們親自嘉獎。他們都是,我大魏的功臣。尤其是定君侯,在此次北征中,多次為朕化險為夷。酒、肉是不斷的提供,才令得三軍,在那荒蕪之地,能作戰勇猛。
大大降低了我軍傷亡,得以儲存實力。朕說過,除了江山不能給,其餘的,都可以給君侯。
君侯為人低調,但朕也不能不表示一下,不然會令,天下人齒寒。會背地裡說,我這皇上是無道昏庸。”
皇帝說完話,停頓了一下,環顧一下四周,看眾大臣都站在那,眼觀鼻,鼻觀口,低著頭默默的聽著。
於是又接著說道:“下面,朕要嘉獎這次北征的有功將士。姜瑜佳!”
瑜佳聽罷,急忙上前,拱手作揖道:“臣在”
皇帝說道:“定君侯,姜瑜佳,在此次北征中,不顧自己安危,多次出手,解救我大軍於危難之中。並不惜美酒、美食全力供給於部下。愛兵如子,數次戰役中,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給將士們做了楷模。
朕決定,京城君侯府正常保留,在京城西三十里外,劃出方圓一百里的地方,做為封地,賜予君侯。
君侯的子嗣,侯位可以世襲,區域的子民及商賈貿易,歸君侯管轄。其所轄區域,不向皇家,繳納任何稅負。”
瑜佳聽罷,也是一驚。這個賞賜,可是不小啊!要知道,這可是王爺才有封地啊。而且自開國以來,還沒有漢人,有過如此待遇。瑜佳可是第一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