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行軍百戰驚,今朝得勝渾身輕。

行前正趕中秋夜,歸來地面已成冰。

衣單裹甲不覺冷,手握韁繩崔馬行。

將士終將踏國土,男兒鐵血變柔情。

書說簡短,第二日,眾將士吃罷早飯,軍營咚咚咚三聲炮響,拔寨起營。

大軍繼續挺進大草原。這一行,又是一個多月。大軍向北打到貝加爾湖,向西打到準格爾盆地。一路上披荊斬棘,大小部落全部拔起,俘獲的百姓近兩百萬。由後勤部隊,分批押送回大魏邊境。

之前可汗敗走,回到部落後,開了個緊急會議,草原八部,自然將自己的直屬部落,大部分人帶走了,跟隨大可汗西行,去西海岸開疆拓土去了。

魏軍一路向北,再向西,再向南,再向東,整整繞了一大圈。

這一日在東行的路上,忽然有探馬來報,前面十里處發,現高車族部落,人數在二十萬人左右,請皇上定奪,是攻還是繞行。

皇帝聽罷,說道:“這一路走來,不知滅了多少部落了。這高車部,在我西疆,也是三番五次騷擾。今日碰上了,定不放過。通知下去,三軍人馬,全部快速前進,天黑前拿下這個高車部落。”

探子一聲遵命,轉身下去了。此時已是初冬季節了,天黑的比較早。

而眼下魏軍現在人馬,隨著後勤人員的,不斷回後方,遣送戰俘,目前三軍總共不到四萬人了。

在漠北整整打了,兩個多月的仗。如今是回返途中,遇見了這一部落。高車族,在草原上,也算是大部落了。

由於是冬季了,沒辦法遊牧了,所以整個部落都集中到一起了。這下好,碰到了魏國征討大軍。

雖然高車,如今部落有二十幾萬人。但是連年戰爭,青壯年,大部分出征戰死了。剩下可拿刀槍的不多,就算加上十五六歲的孩子,也不到兩萬人。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孩子。這麼一個部落,在草原上顯得已經很弱了。

不多時,魏國大軍便,包圍了高車部落,高車族長,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聞聽有大軍來犯,急忙召集年輕人。出得營外,看著四周都是軍裝整齊,盔甲錚亮的正規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北伐大軍。

為了保護住族人,酋長也顧不了許多了。今天,如果硬拼,全族上下,都將成為刀下鬼。

酋長知道,自己的人,幾斤幾兩。打個狍子,殺個狼,還是綽綽有餘的。可是跟正規軍幹,那是鐵定玩完的。

所以還是,直接服軟吧。於是急忙上前,高聲說道:“不知前面,是哪支部隊?領軍的是何人?可否允許小老兒,同軍大哥說上幾句話。?”

有將士回答說道:“我乃是,魏國北征大軍。領隊的乃是,我大魏國的皇帝陛下。”

酋長聽說是,皇帝親征大軍,急忙說道:“那就麻煩軍哥,通稟一下,就說我高車族,二十幾萬人,願歸順大魏國。煩請大魏皇帝開恩,放過我等,給我等留條生路”

魏國士兵,自然做不了主,說道:“這個我做不了主。待我稟告吾皇陛下,由陛下定奪吧。”酋長深施一禮道:“有勞了!”小兵轉身離開,去見當官的了。

前軍由傳令官,傳到中軍,中軍由傳令官傳至皇帝。皇帝聽罷,轉頭問瑜佳:“君侯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置?”

得,把球踢到瑜佳這了。瑜佳見皇帝問自己,馬上應答道:“陛下,既然高車部,願意歸順我天朝,這自然是好事。免去戰火,也平息了邊陲之威脅。只是這歸順後,如何安置他們?及怎麼約束他們?倒是要考慮詳細些”

陛下聞聽此言,倒是點點頭。是呀,降是好降,如何管束他們呢?要知這草原之上,大魏可不是,想出兵就能出兵的。一旦他們出爾反爾,可也是鞭長莫及啊。

是要有個條條框框,制約著他們才好。想罷,皇帝對著傳令官說道:“讓酋長,帶著幾名代表,前來見朕吧。”

功夫不大,高車部酋長,帶著兩名代表,來到皇帝馬前,行禮過後,雙方就納降事宜,進行了詳細探討。最後形成文案,雙方簽字畫押,算是生效了。

降書的大致內容是,高車部二十餘眾,今歸降魏國,成為魏國子民,每年向大魏國,繳納多少貢品,不得起兵造反,如有外敵侵擾高車部,大魏國將出兵支援。另高車部從此,搬至魏國邊境,三十公里處定居,開墾荒田,遊牧區域在,二百公里之內,等等。

寫的也算比較詳細。這一下,不用武力就征服了高車部,二十萬人。皇帝很高興,開口說道:“今晚就在這高車部,安營紮寨,明日一早,再出發吧。酋長既然已是,我大魏子民,今晚,便陪朕喝上一杯。讓你老有口福,嘗一嘗我大魏國的,美酒如何?”

酋長躬身行禮,說道:“有幸能同陛下,一同飲酒,乃是小老兒的福氣,自然不敢拒絕。陛下不如,移駕到我部落,由小老兒,進一下地主之誼。”

皇帝說道:“誒,不必如此麻煩,我軍中可是有,一位大能。等下你吃了美食,飲得此酒,便會覺得,這世間,再無美食、美酒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