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先驅猛虎後打狼(第4/4頁)
章節報錯
馮天養看完信件後毫不猶豫的說道。
亨利在信中說他已經瞭解到了馮天養和葉名琛決裂的訊息,並且知道雙方之間即將爆發戰爭,作為朋友的他願意給馮天養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如只要馮天養願意,他們可以出動軍艦封鎖珠江口,並且免費為馮天養提供五千人的武器裝備,甚至可以在馮天養需要的時候,幫助馮天養攻佔廣州城。
只要馮天養願意簽署一份開放進口的商業協議以及抵押未來的廣州海關權。
“馮,如果沒有我們幫你,你很難獲得成功。雖然你的部隊訓練程度不錯,裝備也很先進,但你無法抵抗整個廣東省的清軍,難道你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努力失敗嗎?”
安德里斯·伍德明顯是有備而來,被拒絕後絲毫不生氣,反而耐心的勸說。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兄弟鬩牆而外禦其侮,請你轉告亨利先生,這就是我的態度。”
“當然,如果亨利先生聽不懂,你也可以這麼回答他。”
“這是中國內政,他無權干預。”
四月十三日,早稻開鐮的第一天,粵西三府再次爆發了天地會起義,但由於州、縣均已提前組織了團練進行防備,加之此次起義由大成國籌劃,起義軍指揮混亂,分散作戰,僅攻佔了一座兵力空虛的縣城,並沒有引起太大風浪。
葉名琛不僅沒有調動粵中和粵東的清軍,甚至在福州傳來美國北上艦隊規模頗小的訊息後,命令惠州清軍五千人南下增城,廣州清軍三千人東進花縣,使增城縣、花縣一帶的清軍兵力達到八千餘人。
但趙寒楓卻被支派去了粵西,授以全權指揮粵西軍事的權力,負責對粵西天地會起義軍進行圍剿。
四月二十日,肇慶府的清軍按照葉名琛授意,對贛州的太平軍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旨在偵查太平軍的兵力,探查其是否有南下的意圖。
同日,新安縣啟動第一輪早稻地租收繳,僅用兩天時間,完成全縣當季早稻地租收繳事宜,剛剛收穫的稻穀溢滿糧倉,以至於黃勝不得不將部分新糧以平價出售給英國人,避免因倉儲破舊導致糧食發潮發黴而浪費。
經過三天小規模戰鬥,基本摸清了贛州太平軍的數量,確信其主力已經抽調北上支援安徽,剩餘兵力無力出擊。
四月二十五日,原定進駐船廠的兩千清軍悉數到位,先期開往長江支援作戰的紅單船隊中也有兩艘折返回深圳河,將炮口對準了城外兵營。
留守在縣衙的黃勝和蘇峻堂商議之後,命令第三團進入實戰狀態,基幹團隨即轉為第四團,由阿方索暫時兼任團長,開赴縣界支援馮天養。
而容閎於當日返回新安縣,來到縣界軍營處,和馮天養長談兩個小時,帶著滿滿的心事離開。
四月二十八日,在增城和花縣分別駐紮的清軍合兵一處,協同兩千增城團練共一萬人浩浩蕩蕩東進,在距離新安縣界不足十里的黃村安營,經過三日緩慢推進,雙方於四月三十日相距五里地相互隔壕對壘。
四月三十日,馮天養自縣界軍營向葉名琛發出一封親筆信,聲稱願意最大誠意爭取和平,同時願意設法讓新安船廠不會成為英軍日後攻擊的目標,葉名琛看後並未動心。
自上次和英國人關係破裂後,葉名琛便時刻注意英方之動態,往香港派了不少密探暗諜,已經知曉了英軍忙於鎮壓印度大起義脫不開身一事。
此時原本是出兵廣西剿滅大成國,亦或者是趁著太平軍贛州病例薄弱反擊贛州的絕佳良機。
由於馮天養並未打出反旗,就算蕩平新安,也只能說是鎮壓了一縣的叛亂。
但鎮壓大成國或者收復贛州,絕對能讓心急如焚的咸豐帝聖心大悅,這可是能封妻廕子的潑天大功。
但葉名琛苦口婆心說服了德納和柏貴二人,調動上萬清軍只為了圍剿據報只有六千兵力的馮天養團練。
決心之大,可見一斑。
五月一日,歷時約二十天的廣西天地會起義軍最後一個據點被粵西清軍攻破,宣告了此次起義的失敗,馮天養接到訊息時已經是端午節當日。
同日,馮天養接到了葉名琛的親筆回信,聲稱其體諒馮天養被逼自保之無奈,相信他絕無反心,打算在五日後親自來到增城,希望馮天養能夠放下戒心前去和他面談,他願以殿閣大學士之聲譽保證,願意寬赦馮天養一切過錯。
若馮天養願意,甚至還可以重回總督幕府,他願以國士待之。
接信時的馮天養正在包粽子,聽著親兵讀完信後只是輕蔑一笑,繼續包粽子。
葉名琛的偽善面目騙不了他,既然沒有他路可選,他也只好一戰了。
等到將葉名琛手中這僅有的機動兵力打光,到時候談判的價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傍晚時分,馮天養邁出營門,來到望臺上舉目遠眺,不禁心曠神怡。
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
好一片秀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