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先驅猛虎後打狼(第2/4頁)
章節報錯
自從和葉名琛關係破裂後,為了保障姜雲妹的安全,馮天養和綰娘商議一番後決定讓姜雲妹主動向柏貴坦誠出身於新安的情況,並以此為由讓柏貴向馮天養張口索要其父母家人。
柏貴雖然素來警覺,但架不住歡好過後梨花帶雨楚楚可憐的哀求,於是派家僕私下裡來找馮天養索要姜雲妹的家人。
馮天養這邊也沒慣著,先是假裝不知道此人需要好生查詢為由推脫了一陣,後來又故意視若珍寶的獅子大開口,一度將柏貴前來要人的家僕給氣走。
姜雲妹成天抹淚人都消瘦了一圈,柏貴又不得不捏著鼻子同意放開對新安縣貿易限制和物資管控的要求,才換回姜雲妹的家人。
幾番折騰下來,徹底打消了柏貴懷疑的念頭,反而更加憐惜起了這個苦命的小妾,還為姜雲妹的家人在城內建辦了一些營生。
這份情報是三月十日姜雲妹看到的,為了穩妥和安全,到了三月十六才傳到馮天養的手中,但幸好這並非什麼時效性極強的情報,還是給了馮天養充足的預警時間。
馮天養將此情報和蘇峻堂商議了一番,覺得這應該只是葉名琛準備的一些防範措施,並非葉名琛打算進攻的前兆。
廣東的清軍數量雖然不少,但需要應付的戰略方向也多。
總數約六萬人的廣東清軍,一方面要去協助廣西剿滅大成國,一方面又要維持肇慶府的防禦,以免江西太平軍南下。
還要有全省各個地方要駐兵防止突然爆發的天地會起義。
能從惠州抽調兵馬還是因為福建的汀州被清軍奪回,粵東一帶有了遮蔽,沒有直接暴露在太平軍的兵鋒下。
否則惠州此時也將成為防禦太平軍的第一線,增兵防禦還來不及,哪能抽調兵馬來進攻馮天養這邊。
馮天養和黃勝各自忙碌,蘇峻堂留下來後也沒閒著,雖然不經常外出,但卻終日在縣衙裡替馮天養和黃勝處理政務。
沒辦法,這倆人一個專注于軍事,一個專注於工業,只能辛苦蘇峻堂這把老骨頭來處理政務了。
這天,馮天養剛回到縣衙,便被師父派人喊了過去,到之後發現黃勝也剛到,正在核算一本賬簿上的資料。
“分地的事情,有兩件急務需要你親自下決斷處置。”
見馮天養進來,蘇峻堂摘下老花鏡,開口便是讓一番馮天養有些緊張的話。
分地已經接近尾聲了,這個時候再調整政策,恐怕會影響百姓對政策的信任。
“第一樁是收地租的事情,現在的收地租的法子過於繁瑣低效,且四處漏風,必須得改。我讓財科、農業處的幾個人跑了幾十個村子,自己又親自跑看了幾個村,總算拿出個可行的方案,只等你首肯,便可以開始推行了。”
蘇峻堂說完話,黃勝遞給馮天養一份條陳,上面正是他提出來的方案。
整個方案的核心就四個字。
確產定租。
既將先全縣各村的土地分為上等、中等、下等三類,然後按照豐年、中年、災年再次分類,確定出以上九類年景和土地各自的收成,按照每類地塊兩成五的收成設為地租收取標準,然後再計入每戶分到多少畝,就可以得出各類年景下各村各戶應交的地租數量。
雖然一開始計算有些繁瑣,但是隻要推行開來,可以大大減少以後的工作量,還消除了人為操縱的空間。
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當然,再完美的制度也會有弊端,但眼下已經是足以適用。
而且蘇峻堂還建議,在測算地租標準時,可以將年產量下浮半成再測產,這半成雖然不多,但是卻可以極大調動農戶自己增產的積極性,而且更有助於收攏民心。
看完這個條陳,再聽完蘇峻堂的建議,馮天養再次對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有了全新的理解,然後毫不猶豫同意立即推行這個方案。
見馮天養首肯了條陳,蘇峻堂便將第二份條陳遞給他,然後邊看邊為他解釋其中細節。
“以村為單位平價贖買地主手中的耕牛、騾馬、耕犁等物資,低價讓村民使用?”
馮天養看著手中的條陳綱要有些發懵。
這不是合作社嗎?
將一腦袋的問號按住,馮天養耐著心思繼續看了下去,發現其中章程和後世的合作社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既平價贖買而來的耕牛、騾馬、耕犁等生產資料並不分到村民各戶手中,由村長負責統一管理分配使用,各戶使用時繳納一部分費用,用來支付平日騾馬和耕牛的飼養看護和耕犁的維修更新費用。
而村長一職本身由縣衙任命,這相當於將這些生產資料掌握到了縣衙手中。
馮天養思慮半天,覺得這個方案還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