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施政定製築軍魂(第3/4頁)
章節報錯
原有縣衙六房全部改組。
戶房拆分為財科和農業處,刑房轉為為巡警隊,農紳審案局擴權,改名審案局,負責民事案件審判。
兵房取消,與預備役體系合併。
工房部分人員轉為市政科,大部分人員轉去工業系統,不再歸屬縣衙管理。
禮房轉為教育處。
吏房縮減為人事科。
此外新增設了商貿處和海關科。
縣衙下面設庶務處,統一管理財科、衡律所、市政科、人事科、海關科等需要單獨設立但人數不宜太多的部門。
庶務長由黃勝擔任,同時還擔任工業系統的負責人。
農業處和教育處由蘇峻堂負責,但不掛名,只在幕後操持,等談判結束後再說。
為了充實這些新成立的部門,除了原有的吏員直接劃撥到新部門外,還需要再招錄一部分新的吏員,以及為這些部門任命其長官。
人才不足的弊端再次顯露的一覽無餘。
馮天養不得不將幾個原定剛培養好放下去當副鄉長的年輕吏員留在了新改組後的縣衙。
如原刑房吏員邊元進任巡警隊長,原工房吏員趙子訓任市政科長,原戶房吏員丁尚新任財科科長等。
工業系統同樣面臨著麻煩,所有廠子都是黃勝親手設計的藍圖,目前技術工人群體雖然已初見雛形,但懂工業排程的管理人才卻十分罕見。
黃勝雖然也在著手培養管理人才,但工業體系相對複雜,按照他的預計,這些人至少還有半年才算得上合格的工業管理人才。
三人閉門頭腦風暴了三天後,隨後召開會議宣佈調整後的方案。
參會人員相當之複雜。
團練和預備役系統營以上軍官、各鄉鄉長、原六房的主辦,以及縣衙改組後預定的部門負責人,以及被喊來後又驚又喜的農玉亮。
會議地點設在了縣衙的正堂,來參會人員多達近四十人,大多數之前互相都沒見過面,此刻被喊來一起參會,頗有些興奮的互相打量,然後低聲交頭接耳討論著今天會議的主題。
連馮天養和黃勝兩人來到正堂之後都是同時一驚,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參會。
示意眾人安靜之後,馮天養隨即宣佈了縣衙各部門的改組計劃和人事任命,一時間引得堂中眾人議論紛紛。
有人喜笑顏開,有人陰沉不定,有人如聽天書,有人如夢初醒。
尤其是原六房的主辦,只有三人成功轉任新的部門負責人,如人事科長由原吏房主辦轉任,市政科由工房主辦轉任,戶房主辦轉任農業處長。
原禮房、兵房、刑房主辦則在此次調整中失去了原本的職位。
好在馮天養並還是有心照拂三人的面子,三個人都安置到了庶務處,避免出現在原下屬手下任職的尷尬局面。
體制理順之後,果然頗有些氣象一新的意味,馮天養終於能騰出手來將自己的主要心思用到軍隊方面了。
此前,軍隊的主要訓練都是由阿方索負責,雖說訓練頗有成效,但離馮天養心中那支百折不撓的強軍,差的還很遠。
最顯而易見的兩個缺陷,便是信念和軍魂!
軍魂需要靠戰場環境去塑造,但信念,卻是必須要馮天養親手根植於這支團練武裝骨子裡面的東西。
為何而戰!
搞不明白這四個字,部隊訓練再好,紀律再嚴明,裝備再精良,也頂多是一流強軍罷了。
想要培養一支打不垮,拆不散的不敗強軍,就必須要把這四個字牢牢的刻在骨子裡。
用了整整五天的時間,馮天養總算整理出了一套整軍思路,於二月二十三的傍晚,來到一團駐地,在其團長席三寶的陪同下,來到一營一連,開了一個班長以上軍官會議。
“旅長的意思是說,讓俺們連搞個試點,讓原來苦出身的兄弟們都說一下自己原來受過的苦,而且讓俺帶頭說,俺說完後班排長帶再說。”
一連連長甘二牛摸著後腦勺有些發懵,不明白自己旅長這是啥意思。
大家都是苦出身,原來過得都是當牛做馬,水深火熱的苦日子,現在好不容易過上了好日子,好端端的回憶那幹啥。
“就是這個意思,甘二牛,你家原來是幹啥的,咋當的周家佃戶。”
馮天養微笑點頭,看出甘二牛有些不願意,卻是直接點著他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