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施政定製築軍魂(第1/4頁)
章節報錯
蘇峻堂在船尾眺望一番,感慨完畢,剛回到自己船艙,卻見到了一張意想不到的面孔。
“恩師,弟子來接您。”
一身船員裝扮的馮天養輕笑著迎了上來。
“好。”
蘇峻堂眼眶一紅,卻也只是說了一個好字。
他不惜辭官相護,弟子不惜以身犯險,師徒之情一切已在不言中。
親自來接蘇峻堂對於馮天養來說的確是一個頗為冒險的舉動,但考慮到蘇峻堂為自己付出的太多,而自己卻沒有什麼能夠回報的,唯有如此作為能夠稍安己心。
所幸船隻一路風平浪靜,即便是有巡邏的船隻靠近,看到船隻上懸掛了紅單船廠的標識旗,便也很快駛離。
一行人在新安船廠上了岸,剛剛自香港勝利歸來的黃勝親自來到碼頭迎接,在隨從護衛下來到了新安縣衙旁為蘇峻堂安置的新家內。
簡單為蘇峻堂舉辦了個接風小宴,蘇峻堂有些好奇的問起為何未見到馮雲木,馮天養藉口他回鄉祭祖遮掩過去了。
翌日清晨,馮天養來到蘇峻堂家中,詢問起了師父打算如何應對與美國人之談判。
“還是照前次辦理,我在廣州時已命通譯官致函伯駕,讓他派一員能全權代表其本人之特使來此與我會談,伯駕人在福州,即便接信便派員前來,估計也需二十日才會開始談判,在此之前我正好轉一轉新安,看看你的得意之作。”
此言一出,馮天養不禁有些羞愧的低下頭,而蘇峻堂卻頗為灑脫的拍了拍弟子的肩膀。
來之前他和馮天養已經透過書信,此次應對美國人談判結束後,他便正式辭官,加入新安縣衙。
將所帶的隨員安置好,尋找好談判的地點之後,蘇峻堂便帶著馮天養安排的一隊護衛和幾名年輕吏員們在新安縣隨意轉了起來。
或是親臨分地現場,觀看完十多個村是如何開展分地的,學的差不多後還親自上手主持了一個村子的分地工作。
然後又轉了十幾個村子的蒙學和掃盲班,對著簡陋的蒙學和掃盲班深深皺起眉頭。
其次還將新建成的幾個工廠挨個跑了一遍,甚至親自動手炒了一鍋茶,然後果不其然的炒廢了。
蘇峻堂在樂此不疲的外面體驗起了生活,馮天養卻忙的連羨慕的時間都沒有。
紡織廠、製茶廠、製糖廠、釀酒廠四個廠子的裝置和工人均已就位,可以開工生產,但其生產啟動資金和產品銷路卻成了問題。
紡織廠尚好,隨著工人群體的逐步擴大,以及來紅單船廠維修戰船的水師兵勇,都十分熱衷紡織布。
且因其遠勝於土布的質量以及和土布相當的價格,其購買市場正在逐步擴大,僅新安縣一縣的市場便足以讓紡織廠連軸轉上多半年。
制酒廠也還可以,其低廉的蒸餾酒很快在維修戰船的水師兵勇中開啟市場,雖然受眾偏小,但也足以推動自身良性發展了。
但製茶、製糖這兩個廠子生產的產品就明顯不是新安縣能單獨消化的。
於是乎,剛剛從香港歸來的黃勝不得不再次返回香港,為這製茶廠尋求訂單,畢竟香港是整個東亞茶葉流轉的中心,大量炒制好的茶葉在此被裝箱運回歐洲。
但製茶廠僅憑香港一條線還不保險,還需要在國內開啟銷售渠道。
而製糖廠更是主要面向國內生產的。
馮天養抽出七八天時間,以現有的生產加工能力為兩個廠子分別設計了幾款拳頭產品。
製糖廠利用機器製糖的價格優勢,主打民間常用的粗糖,砂糖等低端產品,主打一個薄利多銷。
而釀酒廠根據馮天養的要求,在有餘力的情況下生產了些消毒酒精,配合製衣廠多餘產能產出的棉球,充作戰略物資儲備起來。
無論是製茶廠、製糖廠、還是釀酒廠,由於生產裝置的簡陋和加工技術的不熟練,並未能如馮天養一開始設想的那樣,利用工業化產品的價格優勢迅速搶佔市場,而是各自先憑藉幾款拳頭產品站穩腳跟後再逐步拓展市場。
馮天養對此並不失望,因為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著這些工廠加工技術熟練與提升,其仍然可以統治一方市場,為新安後續的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
工廠的生產方向問題得到解決後,只剩下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銀子。
要想讓這些工廠全數運轉起來,起碼要兩萬兩銀子的啟動資金用來購買原材料,以及建設最起碼的銷售網路。
而縣裡賬上只剩下七千三百兩銀子,軍火貿易賺的錢已經花完了,最近的一筆進項要等到五月初的早稻收割。
遠水難解近火,馮天養將目光瞄向了剛剛從自己手中拿走大筆平價贖地銀子的地主士紳階層,打算讓他們再出一次血,於是將農玉亮和段安貴喊到縣衙,說了說自己的計劃。
“縣尊的意思是,讓我和段兄帶頭,各自承包其中一個工廠的產品獨家銷售權,且到期之後有優先續約之權利?”
農玉亮一開始有些不懂,又聽馮天養說了一遍後有些明白了,但還是不敢確信,於是開口詢問道。
“正是此意,你二人可以聯合,也可獨自,製茶、製糖每個廠子一年的產品銷售權為一萬兩白銀,最多一次可以簽訂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