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心潮滾燙風雷急(第4/4頁)
章節報錯
馮天養剛一落座,趙寒楓作為葉名琛的幕僚長,就代替開口詢問道。
“卑職來的路上也仔細思量了。其用意無非有三。”
“其一,如卑職前言,藉助船廠和鐘錶廠一事為突破口,繼續擴大合辦工廠之試點和規模,為其在港商人謀取利益。”
“其二,便是利用我方急需對方繼續供應武器之軟肋,要求我方啟動下一步的修約談判,而且勢必為正式談判。”
“其三,藉此次會晤,試探我方虛實,為今後之正式談判積累優勢。”
馮天養乾脆利落的說出了自己的三個判斷。
堂中之人一時陷入沉思之中。
且說,自馮天養憑藉自己在外交事務上得天獨厚的優勢之後,葉名琛已經十分注意收攏海外歸來之人才,外藩司長官的級別也由主事一級提升到了趙寒楓親自兼領的地步。
可惜,收攏的人雖多,像馮天養這樣具有豐富對外談判經驗的人還暫時沒有看到第二個。
雖然較之以往的外藩司,其水平已經突飛猛進,可以為葉名琛在處理外交事務上提供一些必要的提醒和幫助。
但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馮天養一出口,便讓外藩司前幾日那些雲裡霧裡的判斷和猜測通通淪為笑柄。
堂中眾人幾乎是在馮天養剛剛說完的瞬間就相信了馮天養的判斷。
“那依你之見,當以何種回覆為宜?”
趙寒楓稍停片刻繼續問道。
“這要看中堂大人的態度。中堂大人若是想拖,藉口其實好找,無非是一個讓雙方都下的臺階罷了,只是英方既然以船廠落成為由發出邀請函,其暗藏之威脅意味也不難看出。”
“所以最好還是談?”
“如果能談,儘量還是談。若非要拖,亦以先談再拖為宜。”
“先談再拖是什麼意思?”
“可以同意談,但要提出要求,如我方可以要求英方有明確女皇授權之後再啟動正式談判,為避免英方猜透我方意圖,我方可以允許和英人舉辦非正式談判,如擴大商品交易範圍,要求英方就違反先前協議內容道歉或賠償等等。如此可以將談判拖到明年八月左右。”
“那明年八月之後呢?”
“即便正式會談開始,仍然可以拖,畢竟外交談判本就曠日持久,涉及關鍵內容,往往好幾個月的時間反覆交鋒才能談成一條,整個談判談下來,估計拖個一兩年不成問題。”
趙寒楓和馮天養兩人一問一答,將其中內情掰開揉碎了講給眾人聽。
“也就是說最好還是談?”
葉名琛聽完之後,罕見的打破沉默開口問道。
堂中眾人正驚訝於葉名琛親自開口詢問之時,卻不料馮天養舉動更為驚人。
但見其人端正神色離開座椅,走到葉名琛身側,單膝跪地,面容懇切出言
“中堂簡拔卑職於微末,賜出身,晉品級,授以船廠建設獨斷之權,對卑職恩猶再造,卑職不敢隱瞞,有心腹之言呈上,願中堂見納。”
“何至於此。你乃我夾袋中人,有什麼話儘管說便是了。”
葉名琛親自起身將馮天養扶了起來,態度相當親熱。
“以卑職之淺見,早談勝於晚談,真談勝於假談!其因亦有三點!”
“其一,會匪和髮匪雖然分道,然則其內中關係錯綜複雜,日後仍有攜手之可能,且廣西局面崩壞,陸上聯絡已與廣東隔絕,唯有水路尚可聯絡,今後我方軍械彈藥仍需英人源源不斷提供,若是能早日談定後續軍火協議,於我有利,若是拖延日久,局勢糜爛之後被英人拿捏痛楚,則悔之晚矣!”
“其二,英人虎視眈眈,且和法、美、荷等諸國已在彼此聯絡,今年年底,望廈條約之十二年條款到期,屆時各方勢必以此為理由要求修約,而我則無言可相辯駁。與其坐等被動,不如主動出擊,先於英人談判,而其餘諸國皆暫待其後,待英人談判結束之後再逐個相談。有利於我方分化瓦解西洋各國同盟,不至於被其群起而攻。”
“其三,英人即已提出談判,如我方無正面回應,則勢必有所動作,或為貿易糾紛,或為人員衝突,其中船廠必為其突破之重點,一旦影響到船廠之運營,我十七萬兩白銀白白浪費不說,影響長江戰局亦是在所難免,屆時我方再被迫與其談判,則必定受制於人。”
“此三利三弊,輕則危及一省局勢,重則影響全國戰局,唯中堂一人能擔此萬鈞重擔,卑職冒昧相求,懇請中堂早做決斷!”
後堂之中,剛剛被扶起的馮天養再次單膝跪地,懇切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