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暫借荊山棲綵鳳(第1/4頁)
章節報錯
聽著趙寒楓冷冷的開口,馮天養面色緊繃,並未回話。
黃勝則是裝作什麼都沒聽到小心翼翼的退出涼棚。
趙寒楓見馮天養臉上表情緊繃,又瞧他月餘時間整個人便黑瘦了一大圈,知道馮天養這些日子肯定也受了不少苦,心中怒氣消散大半,按下繼續訓斥的念頭為馮天養解釋起來。
還是馮天養前些時日強硬拿下週家的事情,原以為是十拿九穩之事,結果卻在廣州引發了一場政壇風暴。
周漢元的老師鄔向平知道此事後,自覺面上無光,厚著臉皮找到粵秀書院山長仲喆求情,希望儘量將周漢元擇出這樁案子。
倒不是鄔向平愛護這個徒弟,他是為了自己名聲考慮。
當初他收周漢元入門的時候可是收了足足四千兩的程儀,而且每年的束脩高達一千兩。
這要是傳出去,他的名聲也就壞了。
仲喆原也以為是一樁小事,向鄔向平詢問案情卻瞭解到此事乃是馮天養所為。
知道蘇峻堂和馮天養關係的仲喆明白此事難辦,於是乾脆授意門人弟子和庠生貢生們攻訐起了按察司殘害良紳,欺辱府學士子。
甚至還知會了畢澄,讓其授意海商相互串聯相應。
想要憑藉清流輿論和本土勢力相互呼應,將此案翻轉過來。
事件一發酵,蘇峻堂很快將佟士剛召來詳細詢問了情況,先是細細梳理了一番卷宗,確保鐵證如山後,才算是鬆了口氣。
但即使是鐵證如山,也有些抵不過清流和本地豪商們串聯之下的眾口鑠金。
官司打到葉名琛跟前,蘇峻堂礙於身份不好出言,趙寒楓有些獨木難支,眼看就要被仲喆和畢澄二人得逞。
好在新到任的兩廣巡撫柏貴向葉名琛建言,說兩廣鄉土勢力向來難馴,正該藉此事好好殺一殺彼方的威風,說服葉名琛以此案匡正本地風氣,樹立督撫威嚴。
於是葉名琛授意下,按察司將此案一應卷宗直接抄寫幾十份,張貼在了廣州城內各處城門和交通要道之處,將周家醜事全部曝光。
還讓那陳氏夫婦二人日夜在府學教授鄔向平家門口喊冤叫屈,這才扭轉了坊間輿論。
隨後,葉名琛和廣東巡撫柏貴共同核准了按察司蘇峻堂依律對周家父子二人判處的剮刑,現已移文刑部請求核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了兩廣最大的政壇風暴,而且是代表朝廷的官府和本土勢力之間的一次直接碰撞!
雖然葉名琛最終取得勝利,但案發始料未及,過程險象環生,讓葉名琛對始作俑者馮天養惱怒不已。
其人內心一度起了將馮天養撤換的念頭。
趙寒楓察覺到苗頭,於是匆忙請了個差事離開廣州,來到新安提醒馮天養。
之所以第一站就到船廠視察,也是為了親自了解實際進度,以便必要時為馮天養在葉名琛面前轉圜。
聽趙寒楓講完,馮天養也無顏繃著臉,誠心誠意起身向著趙寒楓躬身拱手“多謝師叔。”
“哼哼,現在知道叫師叔了?”
趙寒楓哼哼兩聲,臉上重新掛上譏諷之色,開口道
“我這師叔怕是入不了你馮大才子的眼,聽說你都快娶媳婦了,還不打算領過來讓我見見?”
“師侄知錯了,今晚家宴,我讓內人做幾個拿手小菜,再讓三叔陪您喝點。”
這句話馮天養更無法反駁了,只能好生哄著。
趙寒楓見馮天養知趣,便不再用言語欺他,在馮天養的陪同下,詳細問起了船廠建設中的困難,以及目前是否有他能幫助解決的地方。
馮天養也不藏著掖著,將幾件需要趙寒楓親自出面照會有司的事情做了彙報,如裝置抵達後不去廣州,直接來新安縣碼頭停泊,通商大使衙門派員在碼頭等待直接現場報關一事。
單是省下的報關排隊時間和報關後的轉運時間便足有十天。
趙寒楓也樂得如此,將諸般事項此刻一一記在心裡,允諾到時候親自出面照會相關衙門。
且說,船廠的確是葉名琛的心尖子,船廠開工建設當日,葉名琛便派了一整套賬房班子進駐,一同而來的還有十萬兩現銀,出手可謂大方至極。
隨後的建設之中,那套賬房班子也只是兢兢業業的記賬奏銷,並未干涉船廠一干用度開支,任由馮天養支配所有銀錢,只要保證船廠的進度能夠儘快推進便可。
哪怕是馮天養前幾日剛剛下令,給每個勞工每個月加半兩銀子的暑熱補貼,賬房也從未質疑,直接當日便按照馮天養要求支派了銀錢。
要知道,僅船廠一處工地之上,便有四千多人在此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