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緩急並用論初心(第3/4頁)
章節報錯
“我知道我來的不是時候,但我確實不是故意的。”
黃勝一手持油燈,一手持入庫清單,邊走邊核算,猛然間發現燈下有兩個人影,提燈一照,卻是馮天養和曾晚娘二人。
“你這師爺今晚要是不來,我這縣令可睡不著覺。”
馮天養一面開著玩笑,一面讓綰娘去後面堂中點燈沏茶。
“你這縣令剛剛立下這麼大的官威,我這小小師爺怎麼敢得罪,就是貪也不能選在這時候。”
黃勝也不介意,反過來拿馮天養的玩笑來打趣他自己,兩人來到後堂落座,馮天養接過黃勝手中入庫清單,簡單看了便籤上自己名字,隨後與黃勝商議起了今後要辦的三件急務和三件雖緩卻更加重要的要務。
首先便是要抓緊建設船廠,折騰出這麼大一番動靜,要是建不好船廠,馮天養雖不至於被葉名琛扒皮拆骨,但罷官奪職絕非不可能,今後也再難有獨當一面的機會。
碼頭要擴建,幹船塢要新建,河道要拓寬,這些都是小工程。
最大的工程是要在深圳河新開一條入海的支流,利用地勢落差興建十二座大型水車!
畢竟這時候整個東南亞只有馬六甲和香港有少數的幾臺蒸汽機,每一臺都至關重要!
就算塔特本事通天,也不會有人將之出售給他們!
好在黃勝學的是工科,親自了解水文資料並測算好之後,以十二座水車代替蒸汽機作為工廠需要的動力源。
所幸需要開鑿的支流不算長,還利用了原有的一條淺溪,大概是七千人一個月的工程量。
這項工程馮天養打算攤派給縣內豪紳大戶,自己只負責分段抓總,騰出精力幹別的事情。
建設工廠的事情,馮天養掛名,實際上由黃勝抓總,但後面兩項卻是非得馮天養親自辦理不可。
第二項是要抓緊招募團練,趙寒楓已經來信,授意馮天養利用毗鄰香港的優勢,想辦法在香港找到購買槍支火炮的穩定渠道,不求效能多先進,只要能夠匹敵太平軍所用武器便足以。
這一點並不難辦到,黃勝在香港待了兩三年,很清楚其中門路,並不需要打點關節。
馮天養當然不會放過這種良機,打算向總督府申請先撥款兩萬兩,其中八千據說兩用於疏通關節,一萬二千兩用於購買第一批槍械。
先黑他總督府八千兩銀子再說!
但招募團練的事情卻必須快點進行,馮天養打算從三類人群中招人。
第一類是原先周家的佃農。周家原先的地租高達七成,馮天養計劃配合招兵政策將之逐步降低,佃農家中有孩子當兵的,第一年先降到四成,第二年降到一成。
第二類便是流民窮苦出身的人群。馮天養的衙兵隊伍幾乎都出身於這類人群,這也是馮天養目前正在著力培養的低階軍官群體,今後他還打算繼續擴充這一群體,以中和團練中出身周家佃農的人員比例。
第三類則是周家船隊的海員。藉著修建船廠的機會,馮天養也想趁機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水師,規模不用大,四五百人,十條左右船就只可以了。
畢竟南方地帶水網密集,船隻的機動性優勢太明顯了!
第三件急事是要發展自己的情報組織。此次拿下週治斌,情報優勢至關重要。首先是容閎從自己救活的陳氏夫婦口中得知了周治斌的罪狀,才有了馮天養在按察司的按圖索驥,讓這次行動有了一個情法理都說得過去的交代。
但也因此馮天養察覺到了自己情報方面的不足,今後他想要新安縣的施政作為還很多,不說別的,就說降地租一項,無疑是和本縣所有士紳站在了對立面。
為了提防日後可能存在的小動作和陰謀,拓展自己的資訊渠道,建立自己的情報組織,勢在必行。
三件急務之後是三件相當重要卻需要徐徐圖之的緩務。
其一是開辦蒙學班,收納團練士兵、工廠工人等人群的家中孩童子弟,編制教材,免費入學,統一教授,這是舉足輕重的百年大計,但現在一無校址,二無教材,三無師資,只能和容閎在書信中提出要求,慢慢籌備,畢竟要到船廠建成,工人和團練士兵群體穩定之後才真正開辦。
其二是周家剩餘土地的處置。根據馮天養的預期估算,招募完團練士兵後,還將有一萬五到兩萬左右的田產空缺,到時候如何處置是一個大麻煩,馮天養暫時還沒想到好辦法,但必須提上日程,尋找解決良策。
其三便是三叔所提十月之後天地會在新安縣可能會有動作一事,依照馮天養猜測,無非便是製造動亂,煽動民眾造反一類事端,此事雖然重要,卻也需要慢慢觀察苗頭,小心準備,如果發現自己力量不足,提前向師父和趙寒楓求援調兵,應該可保無事。
畢竟船廠是葉名琛的心尖子,看在船廠的面子上應該會護住自己。
三急三緩六件要務討論完,馮天養已是困得不行,卻見黃勝輕揉眉心,強忍倦意沉思不語,情知對方還是對自己的作為有些不理解,於是拍了拍對方的肩膀,兩人並肩來到院中乘涼。
“黃大哥好像還想勸我莫要凡事強求?”
馮天養看出黃勝似乎在考慮要不要開口,乾脆先將話題挑明。
“確實如此,你的才略、膽識以及做事之周全謹慎都比我和容閎強出太多,我們二人心甘情願以你為首,我絕無他意,但總覺得此事用更溫和之方式來處理,似乎更佳一些。”
黃勝略一猶豫,先是解釋了一番然後開口。
“黃大哥,你我容閎三人既已共謀大事,理應剖心置腹交換彼此想法。坦誠說吧,即便是我自己,也認為你的辦法要比我的辦法成熟可行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