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酬前功水到渠成(第1/4頁)
章節報錯
接到嚴信伯的信之後,馮天養立即召集全體士兵,宣佈自己因有要事暫時離開,預計十五日內可以返回,要求所有士兵務必在他離開期間聽從黃勝的安排,嚴守訓練紀律。
黃勝在香港總督府任職已近三年,此番專門請了長假,適合在小泥崗主持大局。
但容閎則是剛剛進入總督府不久,資歷不夠,最多再待兩天就要返回香港。
簡單吃了幾口午飯,馮天養和趕來送信的兩名士兵一起騎馬趕回縣衙。
回到縣衙時,師父蘇峻堂的信也到了,相比嚴信伯只鱗片爪的資訊,蘇峻堂的信中內容可詳實多了。
嚴信伯雖然有心交好馮天養這位按察使的愛徒,但受限於身份不高,打探訊息渠道確實有限。
而蘇俊堂是實打實的的決策層,享有最高層級的知情權。
在贛州府被清軍收復了三個月之後,一直蟄伏休養生息的江西太平軍終於還是露出了他們的鋒利爪牙。
江西寧都的太平軍為了報復福建和廣東清軍在協助收復贛州一役中的積極表現,於七月二十五日秘密集結了兩萬人,直撲閩西門戶汀州。
先是陳兵一萬圍困州城,隨後分遣偏師掃蕩諸縣,五日內將周邊各縣全數攻破,劫掠了大批財貨和青壯。
閩浙總督失去冷靜,放棄支援安徽的原定計劃,將手中的萬餘機動兵力抽調南下,聯合福建本地清軍,意圖反攻汀州。
福建本地清軍和援兵會師正在緩慢推進之時,太平軍卻突然放棄了對汀州的圍困,以小股兵力偽裝主力班師寧都,將大量財貨和青壯押運回寧都的同時,還吸引了清軍的注意力。
清軍在確定太平軍撤退之後,火速進軍收復了汀州,然後一面向朝廷報捷,一面派出部分兵力尾隨太平軍來到汀州和寧都交界處,憑險設寨,以防太平軍突然殺個回馬槍。
至於南雄方向,福建清軍既未派出哨探,也未發出警報。
成功瞞天過海之後,太平軍此次行動的主將彭大順則親帥主力一萬五千人趁夜自汀州直撲南雄。
南雄州雖然自汀州被圍後就提高了警惕,但卻未料到太平軍本就是聲北擊南之策,對汀州自始自終圍而不攻,部隊壓根沒受到什麼損失,反而因為劫掠了諸多財貨之後軍心士氣正旺。
猝不及防之下,作為支撐和前哨的三個小寨半日內接連告破。南雄州全城陷入在恐慌之中,知府和守城參將棄城而逃,兩千守軍悉數潰散,太平軍兵不血刃攻破南雄,將諸多大戶劫掠一空,於八月十三日撤軍,由汀州返回寧都。
正在寧都境外與太平軍對峙的福建清軍為防腹背受敵,不敢阻攔,閉營自守,放任太平軍大搖大擺的從營門外經過。
太平軍此次軍事行動不以攻城略地為目標,專心劫掠財貨、糧草、青壯,目標明確,行動迅速,絕不戀戰,取得輝煌戰果,重重挫傷了閩粵兩省清軍的銳氣!
彭大順於此一戰成名,被清軍列為太平軍須提防之新銳將領!
而其人臨撤軍之前還抓走了一名南雄籍在朝官員的幼子,讓其家人帶話給葉名琛,警告廣東清軍不要再插手北方戰事,否則太平軍大軍將至!
看完嚴信伯給自己的信件,馮天養心中不禁有些驚歎。
太平軍雖然政教不分搞的內政一團糟,但那些領兵的戰將是真能打啊!
前期有自己老爹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中期有石達開、林鳳祥、李開芳,到了晚期還有李秀成、楊輔清、陳玉成、彭大順等人。
優秀將領層出不窮,都是一時之俊傑!
難怪幾度將曾國藩打的想要投水自殺!
消化完信中的訊息,馮天養聯想起自己那撲朔迷離的身世,心中感慨一番,卻也知此時不是探究良機,放下了此番心思。
將縣衙所有積攢的政務快速打發處理完,馮天養見天色尚早,點了五六名精幹的衙兵,隨自己騎馬趕赴廣州,一番趕路下,在第二天傍晚進入廣州城。
以縣衙的名義安排衙兵們在驛館住下,馮天養回家換了一身乾淨衣服,來到了按察司衙門,見到了自己老師蘇峻堂。
蘇峻堂也是一身倦意,身為廣東按察使,在廣東新任巡撫柏貴尚未到任的情況下,兩廣總督葉名琛、廣州將軍德納,以及身為按察使的他就是整個廣東權位最高的三人。
而其中兩廣總督和廣州將軍的職責都涵蓋兩廣,不能專務一省之事,因此整個廣東的政務實際上是壓在蘇峻堂一人身上的。
此次太平軍猝然來襲,兩廣震動,更是讓蘇峻堂勞累不已。
但看到自己得意弟子的身影,蘇峻堂還是有些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