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心救國邀君同路(第3/3頁)
章節報錯
“好吧,下次和馮見面你也一定勸我不要飲酒。“
“遵命先生。”
容閎隨口一答,見湯瑪士睡意上湧再次睡去,探出車窗回望新安縣衙的方向,腦海中不斷迴響著馮天養趁分別時附在他耳邊說的八個字。
“有心救國,邀君同路。”
英方三人回去的第二天清晨,馮天養再次來到蘇峻堂莊園。
蘇峻堂正看著昨日問案的文字記錄,一字一句極為認真,眉頭深深皺起,見馮天養來到後更是直接招手讓他坐在自己身邊。
“怎麼說,兩份條約內容果有不同?”
“道臺大人請看,這三份文稿,一份是朝廷明旨頒行的《南京條約》,一份是英人提供的英文版《南京條約》,一份是卑職自己翻譯成中文版的《南京條約》,其中多有不同,卑職已用紅筆勾勒,請大人檢視。”
馮天養這番話讓蘇峻堂鬍鬚都捋斷了兩根,倒吸一口涼氣,舉著老花鏡對著兩份條約文字一字一句的認真對照。馮天養見狀一面示意涼亭周邊下人遠離,一面親自低聲為蘇峻堂解釋著勾勒之處有何不同。
“道臺大人請看,兩份條約內容看似相差不多,然則有三處不同,皆為要害。”
“第一處不同是條約第一條嗣後大清大皇帝、大英國君主永存平和,所屬華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全安。
而英文版第一條翻譯過來則是自此以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陛下和中國皇帝陛下及其各自的臣民之間將保持和平與友誼,雙方應充分保護對方臣民在己方國土內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第二處不同是第二條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
“而英文之中約定寫的是英方人民可以居住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城市或鄉鎮。”
“第三處不同是在五口通商善後條款之中,我方承諾中國“有新恩施及各國,應準英人一體均沾”一語。”
“而英文內容則直接說的是,英方享有片面最惠國待遇。”
“此三處不同,處處關鍵。其一英方所言財產安全範圍屬實,譬如此案,英方雖然故意設局,但地主婁滿金簽訂確是事實,依據條約及引申解釋,此地塊應已屬於英人所有,我方後續行為,確已違反條約。”
“其二應是通譯錯誤,英文之中城鎮與港口一詞雖然相近,卻不難分辨,且五口通商善後條款之中,兩處謬誤相同,卑職不知是何人所譯,不敢冒昧猜測其人心思。然則有此一錯,英人往日常常要求入城之舉,亦為合理要求。”
“其三則是英方所謂片面最惠國待遇,即我方無論給予其他任何國家特權和優惠之時,包括締約國在通商、航海、關稅、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優惠、特權或豁免待遇。英方也自動獲得享有該特權和優惠之權利,而我方卻無權要求英方提供對等的權利和權益。”
“此三處不同,如盡依英人條約辦理,則我主權盡喪英夷之手,危害極大;如依照我方條約辦理,則英人勢必不肯善罷甘休。如我方答應和英人修約談判,英人利用此三條再圖他利,則我方將處於極大被動之地位!”
馮天養說的口乾舌燥,蘇峻堂聽的則是心驚膽跳。入葉名琛幕府十餘年,操持政務無數的他怎會聽不懂馮天養所言之事何等重大,將涼了的茶杯端起一飲而盡。
看了一眼身邊的馮天養,蘇峻堂突然無比慶幸。
若無人看出漏洞。將來一旦行事不慎,不僅自己將遭受清流攻訐,就是官聲享譽南國的葉名琛,怕是也難逃賣國之名!
但既然已經知道了此事,那便如馮天養先前所說,此事便足以轉圜得利!
畢竟這份條約不是葉名琛簽下的!
而簽訂條約之時的幾位重臣,前幾年就已於清流彈劾之下紛紛去職,合該此時再當一遭替死鬼!
心中思量已定,蘇峻堂提筆寫下一封信讓僕人送給新安知縣房含章,內容大意是總督回函要他帶馮天養回廣州當面問話,在此期間要房含章務必保障英夷物資供應正常,約束鄉紳士子不可挑釁英夷,一切事務待他回來後再行處置。
將信送出之後,蘇峻堂喚來隨行護衛的龍門守備陳彪,由他帶領二十名親衛護送自己和馮天養回廣州,眾人一路騎馬狂奔,馮天養不會騎馬也被綁在了馬背上,只在一處驛站停歇了片刻換了馬匹,搶在日落前趕回了總督府。
吩咐人將顛簸的有些頭暈的馮天養安置在偏廂靜養,蘇峻堂便直奔後堂。
“平泉兄來的好快!”
後堂之中,葉名琛正和趙寒楓等幕僚商議此事如何處置,看到蘇峻堂面色大喜,親自迎上,拉著對方雙手坐下,然後又親自遞上茶水。
今日清晨接到蘇峻堂讓人連夜送來的資訊後,葉名琛先是一驚,而後立即取出自己存放的英文條約原本,又找了五名翻譯同時工作,互相校對,很快便發現了問題所在。
但由於事發突然,葉名琛一時不知此事究竟厲害如何,正想召蘇峻堂回來商議,卻不料對方已經趕回。
“部堂,事關重大,請屏退左右,只留趙兄一人。”
蘇峻堂將茶盞一飲而盡,來不及過多客套,便直接開口。
葉名琛自無不允,眾多幕僚盡皆散去,只留三人在後堂。蘇峻堂親自關上門窗,自懷中取出馮天養所呈交的三份文稿,將其中勾勒的要害之處一一講出,聽得葉名琛和趙寒楓兩人很快冒出冷汗。
沉默良久,葉名琛站起身握住蘇峻堂之手,面容懇切“若無平泉兄,某身敗名裂之日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