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是個厚道人,總覺得出了這種事情,因為自家兒子魯莽,要連累趙天琪被人指指點點,婚事受阻,內心過意不去。

“娘,等二哥回來再說。”

畢竟是二哥的婚事,得看他的想法。

魚晚棠想的或許有些自私。

她想,自家已經表明願意負責,是趙家不同意。

那二哥如果也不同意這門親事,是不是就可以作罷?

最多如果以後覺得心裡不安,就像大哥說的那般,多給趙家一些補償。

魚景行回來聽說後表示知道了,對梁氏道:“估計是他們沒考慮好,過些日子,再讓媒婆去問一次。”

梁氏同意了。

二次上門,表明誠意,如果趙家再不答應,那就算了。

然而晚上,魚景行卻跑到魚晚棠屋裡。

“妹妹,你和趙天琪能說得上話嗎?”

“算是能吧。”魚晚棠點頭道。

“那你請她來家裡,不,她們剛拒親,應該不會來……還是你去找她吧,問問她,到底怎麼想的。是她不願意,還是她家裡不願意。”

雖然魚景行有些衝動魯莽,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他考慮周全。

“如果是她家裡不願意,我再想想辦法。如果是她不願意……我總要弄清楚原因,總歸是我對不住她。”

“好。”

魚晚棠為自家二哥的擔當而驕傲。

男人,最重要的是有責任心。

第二天,魚晚棠和梁氏說,想去趙家看看。

梁氏一直惦記著這件事情,當即答應,還讓方姨娘陪著她去。

女兒畢竟涉世未深,方姨娘見過的人多,眼光毒辣,所以她去,梁氏放心。

方姨娘就陪著魚晚棠去了趙家。

魚晚棠本來還擔心自己被趙家人慢待,沒想到卻是她小人之心。

趙夫人比梁氏小五六歲,但是看起來比梁氏年紀還大幾歲的模樣。

——沒有什麼,比貧窮更催人老。

趙家也確實如媒人所說,一家十幾口,老老少少,在運河邊上賃了一處破舊的三進院子。

後院有兩層,女孩子們住在樓上。

趙家比魚家還清苦,一個丫鬟都沒有。

不過趙家雖然家徒四壁,但是收拾得乾乾淨淨。

趙夫人親自帶著魚晚棠去找趙天琪。

“天琪,你看誰來了?”

魚晚棠走在通往二樓的樓梯上,聽著每邁出一步,樓梯發出的吱吱呀呀的聲音,非常擔心幾個人,會把樓梯踩塌了。

趙天琪正帶著三個年齡從五六歲到十三四歲不等的妹妹在樓上做繡活,見到魚晚棠來了,先是一愣,隨後面色如常地招呼她進屋。

年紀大的妹妹,不用人吩咐就說去燒水煮茶,把兩個小妹妹也帶出去。

魚晚棠笑著和趙天琪說話,指著敞開的窗戶道:“趙姐姐這屋裡風景真好。”

窗戶外能看到運河上繁忙的場景,來來往往的船隻,忙碌的各色人。

有糧船靠岸,力工們扛著裝糧食的麻袋卸船;還有半大不小的小子,挎著籃子,叫賣自家炸的果子;運河邊上,還有一塊地方,聚集了漿洗衣物的婦人……總之十分熱鬧。

“吵吵鬧鬧的,讓你見笑了。”趙天琪道,“我們雖然也是官宦之家,但是在京城買不起房子。家裡人口多,也租不起。這處勝在便宜,地方也寬敞些,還是個同鄉租給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