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轉移(第2/2頁)
章節報錯
宋君說到“永絕香火”之時,不由地盯多了一眼向戌。
他當然知道,向戌是桓氏一族的人;如果說這華氏一族亂了,弱了,最終受益的人之一,也怕不是他們“桓家”,現在這樣問他,也算是“試探”的一種吧!
向戌是何等聰明之人,他立即施禮答道:
“按理,益桓。”
聽到他自己都這樣說了,反倒是宋君變尷尬了,他只好放鬆臉部肌肉,笑著說道:
“向愛卿莫要多想,吾之意,並非有所指;更唔會,針對向正卿您。”
“承蒙主君錯愛、群臣謬信,吾雖為桓氏一族之人,卻自從接此官印第一日起,便自立誓:為國為民,秉持一片公心。若吾桓氏一族,有違法之事,即便此人系吾之親眷,吾必秉公執法,自處不恕!更何況,區區一介華氏家宰,若吾容其不下,頂解又會自提,將其枉死一事,列豎為‘旗杆’,引眾人側目轉念呢?”
向戌這招“以退為進”,做得漂亮!
宋君完全被他說服了,對他所說的這個“建議”,深信不疑。
“好!就此,若吾欲勠力追究,向愛卿是否可確定,民心膠著於此,必能化解‘紅禍’之謬?”
“自然!但請主君責令嚴察,將此案做大、做實!其後,效果必現!”
向戌明白,在這一局裡,他要替“華氏”討一個公平。
“既如此,吾即下令,著你全權操辦此案!”
得到了宋君的認可,向戌把“查案”的動作,做得是宋國上上下下,盡人皆知。安排了很多“疑似犯人”,讓捉捕行動,變成了“常規清場”。
這下可好,什麼“鳳仙花”長長短短的事,很快就被這一波又一波的“全城搜查”行動,給壓了下去。
得到宋君如此重視,華皋比也是沒有想到;雖然他是如此想“儘快抓到兇手”,但出於華元的提醒,他還是沒有在此次由官家響應併發起的“專項打擊”的行動中,加入太多自己的耳目。
華元警告過他:如果此事,他太過積極,反而容易引起“對手”的警惕,可能會更快地把“錨頭”指向他,給他帶來不必要的危險。
“靜觀其變。”
他在“靜”,自然得有人“動”。
這個人,就是王丹。
本來,作為給向戌製造“擁寇自肥”的機會,這“寇”已經做完了,本當“功成身退”;但是,向戌所要的,哪裡只是一個“華吳家宰死給眾人看”這麼簡單。他需要親自抓住對手,揪出“真兇”;然後給華元一個面子,讓華皋比找回“安全感”。
燭火之下,向戌又反覆翻看著那冊他已經翻了無數遍的“華氏族譜”,那持起的蠟油,又在“不經意間”,滴落到了一個個“人名”上。
“大人,吾明瞭!必不辱使命!”
王丹接過了向戌拋來的又一包厚重的銀錠錦包,掂著重量,收緊口繩,施禮退出了與向戌約見密談的向戌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