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吃完了碗中的黍米飯,道“之前去駐守西域的張士貴大將軍來尋過兒臣。”

長孫皇后接過兒子的碗,親手又給盛了一碗,問道“他見你做什麼?”

“帶了梁建方來見兒臣,說是要投效東宮。”

長孫皇后面色平靜道“你怎麼答覆的?”

“兒臣什麼都沒說。”

李麗質悠閒地翻看著書,她正在看的是李淳風道長的書卷,是小兕子從欽天監帶來的。

拿來之後,李麗質閒著沒事就會拿過來看看。

“承乾,你年滿二十歲了,權勢已越來越大,不論伱收不收這個將領,往後還會有這樣的人,想要投效東宮。”

李承乾頷首道“兒臣懂母后的意思了。”

“你是個清醒的孩子,不會被這些事左右,母后與你父皇都很欣慰。”

看兒子還是狐疑的神情,長孫皇后又道“不用多想,你父皇還不至於用這種事來試探你,可如今的將領多是當年草莽出身,難免念及以前舊情。”

“兒臣記住了。”

天空又傳來幾聲悶雷,眼看又要下雨了,李麗質低聲道“弟弟妹妹就知道跟著父皇出去玩,也不知道在外面會不會淋著雨,會不會著涼。”

雷聲過後又有些許幾滴雨水落下。

楊妃帶著吳王李恪匆匆而來。

而後見雨水就要下來,長孫皇后帶著楊妃還有妹妹去了別苑內避雨。

李承乾坐在水榭內,一旁的太監這才將奏章遞上。

皇后不喜太子或陛下在休息的時候也處理政事,等皇后離開才敢遞上。

這個季節的雨很冷,有幾滴飄入水榭。

李恪走入水榭,望著漫天的雨水,它們落在太液池的水面上,低聲道“大軍出發去西域了。”

從奏章上抬起眼,李承乾瞅了他一眼,道“怎麼?又想去西域了?”

“此番派兵是為了建設西域都護府,還沒到征討天山的時機。”

太監恭敬地給太子殿下與吳王殿下倒上茶水。

李承乾拿過茶水,抿了一口。

李恪又道“聽說皇兄讓人在河道上建設淤地壩?”

李承乾頷首道“都修了一個月了。”

見李恪神色有些困惑,李承乾又道“舅爺他老人家給的啟發,要當個明君總是要治水的,歷代皇帝皆如此。”

說罷,放下手中的奏章,伸手拿過一旁的茶碗,看著漫天的雨水喝著茶。

李恪不說話,李承乾便用片刻的寧靜思考著奏章上的事。

這是英公的兒子李震讓人從河西走廊送來的訊息,準確地來說這應該是書信,正式的奏報還有一份,如今多半是送去父皇手中。

慕容順要退位,他不想繼續當吐谷渾的可汗,這份詔書去年入冬送去吐谷渾。

現在才送來長安,其實慕容順這個可汗早就名不副實,他手中沒有任何的權力。

詔書送到了吐谷渾地界,帶去不小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