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黃昏的時候,皇城中的官吏走得差不多了,李承乾留在中書省加班,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太子最忙的時日。

面對就要到來的春夏兩季,朝中要辦許多事,太子需要排程錢糧,留出餘錢的同時,還要設定各部的預算。

其中兵部與工部最多,更不要說還要建設潼關,洛陽那邊有幾處縣衙與官道需要趕工修繕。

這些事最好儘快安排下去,拖延久了,耽誤了一件事,就會耽誤往後的二三事。

隨著太子收到了河西走廊送來的文書,被賜封為英國公的李績也收到了家書。

知曉了自己的家業在河西走廊遭遇的事。

當晚,李績就讓自己的長子李震去見太子。

夜裡,李承乾還在中書省批覆著賬冊,侍衛前來稟報道“太子殿下,英公家的公子李震來了。”

“讓他進來吧。”

“喏。”

李承乾沒有抬頭而是執筆書寫著。

中書省很安靜,燭火的光照在了這個年輕太子的臉上。

李震還穿著當值的甲冑,行禮道“太子殿下,家父命末將來見太子。”

李承乾抬頭看了他一眼,笑道“雖說孤向來與英公走得近,倒還是第一次見伱。”

“末將時常聽家父說起殿下。”

李承乾提筆示意道“坐吧。”

“喏。”

李績大將軍的兒子言行端正,軍中出來的孩子大將軍二代中,是比較默默無聞的一個。

不像程大將軍的兒子這般高調。

李承乾問道“在軍中任何職?”

他回道“今年剛被調任為城門郎,昨日當值見到太子的車駕出城,回城。”

“嗯,孤昨日確實出去釣魚了。”

“末將與薛將軍有來往,除了末將沒人知道是太子殿下出行。”

其實知道太子出行的人很多,不用刻意瞞著,因為也是瞞不住的。

李承乾擱下手中的筆,知道英公會派他的兒子來多半是有事商談,而且是他自己不好出面的事。

拿起一旁的茶碗,李承乾給自己倒上一碗熱茶,喝下一口,拿出一副準備談事的態度。

李震作揖時還能聽到皮甲彎曲時的摩擦聲,朗聲道“家父一個時辰前,收到了河西送來的家書,得知了李義府的事。”

李承乾緩緩點頭,“孤也收到了李義府的文書,知道是什麼緣故了。”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