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也沒當場看,而是收入了他自己袖子中,點頭示意明白。

隨著太子殿下的到來,太極殿的不少官吏都拘束了幾分,李承乾徑直走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朝班的右側最前方。

李泰早就在這裡了,他道“皇兄,多日不見了。”

現在的李泰也年長一歲,李承乾回頭看了他一眼,道“青雀,你該減肥了。”

李泰訕訕一笑,道“皇兄說的是,青雀會注意鍛鍊的。”

隨著太監一聲高喝,貞觀十年的第一場朝會開始了,李世民走入太極殿內,在皇位上坐下,先是讓太監唸誦旨意。

今年大朝會的第一件事便是這位皇帝開始大封功臣,一個個名字被唸了出來,如李績大將軍被封為英國公,程咬金大將軍被封為盧國公。

凡是在旨意上唸到名字的,多少會令人多想是不是與上凌煙閣有關。

旨意念完,也沒有說起凌煙閣的事。

只是聽說陛下已讓閻立本畫了杜如晦的畫像,並且是要放在凌煙閣的。

接下來的朝會正常進行著,先說完今年大朝會正常要說的事,接下來就是各國使者的覲見。

阿羅本也在覲見的隊伍中,高昌王子前來覲見也是穿金戴銀的。

大朝會一直進行到了午時過了三刻才結束,眾人都飢腸轆轆的。

李承乾回到東宮急急忙忙對付了一頓就要去中書省當值。

貞觀十年的第一場朝會還有一件要事,那就是參天可汗道的修繕,原來早在幾年前,就有人說起了這件事。

現在不論西域還是突厥都要參與修繕。

因皇帝又封了不少的國公,有很多功臣下了早朝之後,也沒有用飯,而是又去覲見皇帝,想要推掉剛剛的賜封。

所以皇帝忙於應付,又開始忙了起來。

李承乾坐在中書省內,還要給朝中各部安排錢糧。

于志寧帶著一卷文書而來,雙手低聲道“太子殿下,李義府讓人送來的文書。”

李承乾目光還看著眼前的賬冊,拿過這卷文書。

于志寧又解釋道“這卷文書是顏書令帶來的。”

李承乾這才抬頭,見到了站在中書省門外等待回話的顏勤禮。

于志寧解釋道“河西走廊送來的文書有兩份,在河西走廊主持事宜的兵部段侍郎也讓人送了一份,現在已呈到陛下的案前。”

李承乾看著這卷文書,河西走廊的四郡修建至今,敦煌與武威倆郡已經完工,現在張掖郡的修繕也到了收尾階段。

這個李義府在河西走廊已是第三年,前前後後修繕了三座郡城,奏章上還說了幾個因勞作而死的吐谷渾人。

五千個吐谷渾人死了十五個。

準確地來說這十五個人並不是累死的,而是本來就身患重病,病死的。

于志寧又解釋道“是因李義府在修繕河西四郡時,趕走了李績大將軍的馬羊群,他也是事後才知道這是李績大將軍在河西的家業,之後便讓人遞來了文書,本意上這件事李義府事先並不知曉,算是一個誤會。”

李承乾看完這卷文書,放在了一旁,道“怎麼不直接遞上來。”

“是李義府不會知道該將這文書交給誰,交給兵部也不合適,送信的人到了長安之後,就交給了李道彥將軍,既然是無從投遞的文書,就送到了京兆府,李義府本就是個門下省典儀,他的官職太低微,遞不上來。”

“若不是許敬宗知道太子殿下在給河西走廊安排錢糧,說不定這卷文書還要在門下省耽擱半月,而後也會送到兵部或者工部,還要耽誤幾天,許敬宗得知這件事,便讓顏書令直接遞來給殿下。”

李承乾頷首道“讓顏書令回去接著去主持京兆府各項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