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首是一種很古老的刑罰,一般經受這種刑罰的人都是罪大惡極的,他們的頭會被掛在城牆上示眾。

這是自貞觀立朝以來是第一個,貞觀一朝的皇帝,在如今的人們眼中是一個開明又仁德,胸襟廣納四海的皇帝。

這樣一位皇帝將朝中一個將領梟首,給中原各地的折衝府都尉帶去了心靈上的衝擊,以及警醒。

當年天下豪傑並起的時代終究是過去了,天下也太平了。

留在朝中的問題將領依舊不少。

劉仁軌的事剛過去不久,現在就有了丘行恭的事。

這些問題一次次觸動著皇帝的神經。

可對於一些舊人,以及當年立下卓著功勳的將領,皇帝又是大方且仗義的。

這一次,可以見得這位皇帝是真的生氣了。

皇城內,各部官吏依舊照常辦事,李承乾坐在中書省的老師旁,處於這場梟首旋渦的間接參與者,這位太子面色如常地端坐,看著手中的書卷。

這卷書是文學館根據波斯僧阿羅本的譯文得來的。

波斯僧的那本羊皮書內所寫的都是一些關於大食與波斯的故事。

由於譯文水平並不是太高,看著著實一知半解。

李承乾看了看身邊的老師,又將手中的書放下,揣手端坐一旁。

時隔兩年,這位太子又在京兆府清閒了下來。

該做的事都有人去做了,也就清閒了下來。

秋雨剛停歇了一天,又開始下了。

看著眾人還在中書省批閱著各地的文書,尤其是今年夏收秋收的文書,中原各地的文書接二連三送來。

閒著無事的太子走到中書省外,看著漫天的雨水,似乎是在沉思。

于志寧看了一眼太子,便又接著忙自己的手頭上的賬冊。

雖說太子平時對臣子們都是嚴苛的,尤其是對關中各縣的官吏。

從今天的事來看,朝中官吏要是遇到什麼事,這位太子是真的會出手相助的。

甚至還說了往後誰要是也遇到這種事,諸位可以群起攻之。

以及當年吐蕃人大鬧鴻臚寺,太子殿下亦不喜歡有人不尊重大唐的官吏。

太子是希望朝中的官吏能夠如狼如惡虎?

仔細想來太子門下這樣的人手也有,就比如說尋常與東宮走得近的禮部尚書李百藥。

這位禮部尚書幾乎要將各國的使者都罵遍了,罵吐蕃人反覆無常,罵高句麗數典忘祖,罵西域各國唯利是圖,罵高昌人貪得無厭,突厥人這些年挺老實的,李百藥還要罵突厥一句不知上進。

不得不說東宮門下諸多的人手,長安城最能打的許敬宗,最會種地又不愛說話的郭駱駝,還有那埋頭苦幹不結交朋友的上官儀。

細細數來,東宮門下的才俊各有千秋。

李承乾忽然想到什麼,自語道“喔……原來鄭公喜歡吃菠菜。”

又過了半個時辰,于志寧剛剛整理好手中的賬冊,走到中書省門,正要與太子殿下稟報,卻見人不知何時也已不在了。

他問向站在門外的文吏道“太子殿下……”

小吏回道“殿下……殿下說今天適合釣魚,就去太液池了。”

于志寧手拿著賬冊,嘆道“那就明日再呈報給殿下。”

朝野皆知,太子殿下的愛好不多,喜釣魚。

此刻得知太子殿下去釣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