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太子言出必行(第3/4頁)
章節報錯
“唉……”
聽太子一聲嘆息,李世民問道“怎麼?你不滿意嗎?”
“父皇啊,關中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今各種訊息都是靠口耳相傳,不僅僅是物質建設,文化建設依舊是重中之重。”
劉仁軌回道“稟陛下,太子殿下,臣已在這裡建設了書舍,京兆府安排了兩個夫子,上午一個,下午一個,因為各縣要輪著用。”
“這……夫子輪著用?”
“回父皇。”一直沉默的李恪終於開口了,“早晨的夫子來給孩子們讀書識字,一直到晌午離開之後,便去隔壁的涇陽縣,而下午的夫子也是渭南縣借來的。”
李承乾道“京兆府行事捉襟見肘,讓父皇見笑了。”
“難道找不到其他夫子了嗎?”
“京兆府也要省吃儉用,束脩單薄自然沒什麼人來了。”
李世民神色不悅道“還是有這麼多人唯利是圖。”
“這也不怪他們,如果一下子請太多的夫子,反倒是一種負擔,這樣就挺好的,簡單一些,不要太過鋪張,各縣都不富裕。”
在咸陽縣轉了一圈,這裡建設得很不錯,至少比以往要更乾淨,整潔。
一些農具都在咸陽縣的官衙內整齊擺放著,就連地面也很乾淨。
文化水平與衛生條件也是各縣評比模範縣的關鍵要素。
每一項都會由京兆府的官吏打分,而後拿出一個總分來評比模範縣,如果分數一樣,就只能透過投票來評定模範縣。
去年的渭南縣就是這麼評比出來的。
當太子與皇帝來到了咸陽縣,並且縣民們還看到了縣丞劉仁軌與皇帝還有太子交談,心中不免多了一些敬意。
一個六品的官,也會讓皇帝與太子這麼在意,很是少見。
劉仁軌道“臣有一事相求,能否讓京兆府預支一些銀錢,修建房屋。”
“行!”
“不行!”
父子兩人同時開口。
劉仁軌又愣在原地,不知道該聽誰的。
李承乾道“縣裡縣民自行解決,京兆府不管這些。”
李世民嘖舌道“你這孩子還是這麼不近人情。”
“父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李世民沒有再說話,表示了預設,又覺得情面上有些不舒服,就走向了另一頭。
劉仁軌聽說過一些傳聞,好似皇帝父子並不多麼和睦,難道是真的?
等眼前的父皇與皇兄走遠了,李恪解釋道“劉縣丞不用在意。”
“陛下與太子殿下一直都是這樣的嗎?”
“其實父皇與皇兄還是很和睦的,嗯……一直很和睦。”
劉仁軌道“聽說陛下與太子不和睦,臣很擔憂。”
李恪訕訕一笑。
咸陽縣沒有種葡萄,涇陽縣的葡萄就不用多看了與往年沒區別,李承乾坐上了馬車,“去渭北。”
李績帶著隊伍,馬車緩緩駛動,一路朝著渭北而去。
見父皇的馬車又跟了上來,兩駕馬車並駕齊驅,眼看晌午過去三刻了,李承乾從一旁的食盒中拿出一碗涼麵與兩張餅,坐在馬車內吃著。
李世民目光看向一旁的馬車,風吹起車簾的時候,看到這個兒子正在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