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3/4頁)
章節報錯
而這些都是許敬宗這個京兆府少尹安排的。
東宮太子的微操下,一種全新的縣與縣的合作模式產生了。
單獨一個縣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是涇陽一個縣得到發展,力量太過薄弱了。
有些事需要關中各縣齊心協力,才能發揮出效果。
人們的餐桌上多一樣食物,多一些菜餚,這當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李承乾重重拍了拍許敬宗的肩頭,便帶著凝重的神色離開了。
自認為自己幹得還算出色的許敬宗,看到太子的神色,也不知是因太子還不滿意,還是因祿東讚的信導致殿下心情不好?
望著太子離開的背影,他帶著惶恐地躬身作揖行禮。
過段時間藍田縣的柿子與棗,也應該豐收了,許敬宗暗想著又走回了京兆府。
因太子對祿東贊其人是抱有善意,所以孤本將心照明月。
但事與願違,祿東贊用這麼敷衍的藉口來搪塞,那便是奈何明月照溝渠。
所謂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祿東贊是壞人,他竟敢這麼敷衍大唐的東宮太子。
當這首有些句不達意,上下意境並不通達的詩句流傳在朝野中時候,朝堂上下的官吏對吐蕃人的看法也越來越不好。
吐蕃大相的所作所為,讓朝野上下拉低了對絕大部分吐蕃人的好感。
人品就是信譽,因此吐蕃要獲得大唐互市的交易文書,多半會更難了。
往後就能名正言順地拒絕吐蕃人參與互市。
太子的一首不太通順的詩雖被文人們議論,可祿東讚的品行因為這一首詩,讓關中所有喜歡詩詞的文化人,將祿東讚的人品打了一個差分。
這人還是吐蕃的大相,連帶著吐蕃的松贊干布,也被關中文化人打上了一個差評。
詩詞是最容易傳播的,就連平時生活三點一線的李承乾都沒有想到,摘取了兩句詩,會在朝中議論成這樣。
半月後,入秋的關中天氣轉涼。
李承乾難得清閒坐在中書省吃著茶葉蛋。
入秋吃茶葉蛋這已經是東宮的規矩了,也成了朝中習以為常的事。
在突厥人或者是西域人眼中,入秋之後吃茶葉蛋,是大唐新興起來的風尚。
而且這個茶葉蛋,真的貴得要死。
李承乾剝著茶葉蛋的蛋殼,道“舅舅為何這麼看著孤。”
長孫無忌也剝著茶葉蛋的蛋殼,低聲道“卻道故人心易變。”
“是祿東讚的心易變,說的不是舅舅。”
中書省內,只有舅舅與外甥兩人。
很滿意這個外甥的能力,今年的滿朝文武的俸祿都順利發放下去了,並且朝中還有十萬貫的盈餘。
這個東宮太子主持朝中用度兩年,秉持著開源節流的準則,讓朝中逐漸富裕了起來。
長孫無忌感慨道“太子殿下不該寫這等詩的。”
李承乾點頭道“會讓人覺得孤小氣,愛計較?”
長孫無忌頷首道“正是。”
“舅舅太過偏執了。”李承乾吃著茶葉蛋,道“孤是東宮太子,支援關中建設,掌握朝中用度,目前為止孤就這兩項大權,身處中樞,孤不得不斤斤計較,孤也必須是個小氣的人,如此朝臣才能信服。”
長孫無忌嘆道“那也……唉!”
一聲嘆息,他又道“都怪老夫,不該將殿下放在這個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