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這個兒子說話越來越累了,李世民望著眼前的樓閣問道“凌煙閣何時可以開始修建。”

李承乾回道“修建凌煙閣的事會讓工部安排,最快今年冬天。”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撫須沉默著。

“對了,父皇今年還要去秋獵嗎?”

“若朕說要去呢?”

李承乾站在原地,回道“沒錢。”

早就料到這個兒子會這麼說,明明心裡已經準備過了,但聽他說出這番話來,還是覺得上火又牙疼。

再看向這個兒子,李世民反問道“朝中的錢你要用在何處。”

李承乾作揖道“父皇,兒臣但凡有用度都會與御史臺還有老師商議的。”

這小子的意思就是何須多此一問?

其實朝中的事還不都在朕眼中,事實也的確是如此。

“朕聽聞你還要請祿東贊來長安?”

“已經讓鴻臚寺的人安排下去了。”

“祿東贊會來嗎?”

李承乾道“他若不來,也就罷了,只不過是孤這位東宮太子的個人邀請,與父皇以及朝中的態度無關。”

李世民稍稍點頭。

見父皇沒什麼話要吩咐了,李承乾便與母后在一旁說著話,說到妹妹李麗質現在的學習能力,母后捂嘴輕聲笑個不停。

李世民板著臉站在一旁不語。

父母孩子一家三人坐在三清殿,低聲說著話。

作為兒臣,李承乾從來沒有在父皇母后面前說起過理想。

而是說著現在東宮的變化,以及一直學不好的李治與李慎。

宮女和太監們陪在一旁,看著有說有笑的一家三口。

其實太子殿下說的事都很有意思,還有晉王殿下養了一隻鴨子做朋友,結果被丟去了太液池。

宮女與太監們都看在眼裡,當太子殿下說起這些趣事的時候,陛下也是想笑的,可就是端著,板著一張臉。

眼看太陽逐漸西沉,李承乾道“天色不早了,兒臣就先回東宮了。”

還未等陛下開口,長孫皇后就搶先道“去吧。”

向父皇與母后躬身行禮,李承乾快步離開。

皇后蹙眉看向一旁欲言又止的丈夫,緩緩道“陛下還想與承乾抱怨什麼。”

李世民道“朕沒想與他抱怨,只是……罷了!”

長孫皇后又道“就算承乾一事無成,他也依舊是臣妾與陛下的孩子,還是宮裡這麼多孩子的長兄。”

李世民緩緩點頭。

鴻臚寺的人星夜奔襲,將太子給祿東讚的書信送到了河西走廊。

再由河西走廊的人送去吐蕃。

關中十月入秋的時候,吐蕃的回信便回來了。

十月的京兆府很忙碌,杜荷找到了用銅錢轉換成資產的方法,他用大量的銅錢買了兩千三百匹紫熟綿綾與兩千匹細綢,也就是共計五萬六千貫錢。

對太子來說,杜荷現在說富,並沒有達到一開始的預期,說不富有也挺有錢的。

這個京兆杜氏的尊貴公子還要繼續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