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道“朕讓人多準備一些飯菜來。”

“不用了。”臨川接過遞來的碗筷,道“妹妹愛吃。”

一邊吃著,臨川又拿出一卷書道;“這個給皇兄。”

李承乾拿過書卷,好奇道“這是什麼?”

“這是小武與小慧在洛陽與一群老先生的辯論。”

李承乾開啟書卷,看著上面的記錄,是小武與小慧與一群老儒生的辯論。

她嘴裡嚼著蘿蔔道“有人覺得關中與洛陽興建了這麼多的作坊,讓如此多的人在作坊中勞作,作坊讓人們失去了禮教與休養生息,失去了生活,他們覺得人應該按照四季勞作,大唐要走向盛世應該要像漢時的文景之治。”

李世民忽然一笑道“盛世?朕都不覺得這是盛世,大言不慚。”

李承乾道“朕也覺得言重了,大唐還不夠富裕,還有太多人在為溫飽掙扎,哪裡說得上是盛世。”

臨川又道“群儒還說要拆了作坊,作坊是害人的,這有違禮教的,世人應以禮教為重,應當有生養生息之策,但小武不覺得,小武說若拆了所有的作坊,社稷就會因此倒退數十年,從而只會加重積貧積弱。”

李承乾反問道“為何要辯論呢?”

臨川嘴裡嚼著蘿蔔,道“還不是那些人一直在反對著朝中政令,他們還說現在的修建運河,與當年的楊廣的事無異,應當讓人們安心度日,可小慧說兩晉以來,就算是朝中不施為,難道禮教就沒有亂嗎?史書一次次地證明了,禮教亂不亂與作坊無關。”

李承乾看罷這卷書,問道“有結果了嗎?”

臨川搖頭道“沒有呢,現在辯論的聲勢越來越浩大,許多人都去洛陽參加了這次辯論,傳聞在辯論之時,洛陽城前有上千人聚集,甚至還有崇文館的學子也參與了。”

李世民道“盛況空前?”

臨川頷首道“是呀,他們論春秋,論百家典籍,論史書……嗯!皇兄覺得呢?”

李承乾笑道“朕從來不問對錯的。”

李世民擱下筷子,拿起酒碗又喝下一口酒水道“這倒是有點盛世的樣子了。”

用了飯食之後,李承乾便離開了安寧村,等讓人去問詢之後,才知道確實有很多人正在關注著辯論。

這注定是一場會持續很多年的辯論,說不定過了百年之後也沒有結果。

這個世間不是所有事都會有結果的,有很多事可能是沒有結果的。

就像是金法敏的事,他殺了一個倭人使者,倒也不用死了,只是被看管了起來,至於如何處置他,至今沒有結果。

就當是聽到了一件趣聞,正是休沐時節,李承乾又將這些事拋在了腦後,見到了兩儀殿前的雪人,小鵲兒與小孟極正在嬉笑著將雪鏟起來,而後堆積起來。

李承乾走入殿內,見到了蘇婉正在給孩子縫補著鞋子,她道“一雙新鞋,於菟穿了一個月就磨破了。”

李承乾從她手中拿過破損的鞋子,道“那孩子在軍中,長久的鍛鍊就會這樣,也不能一直就鍛鍊,朕讓他每天留出半天,在北苑學習。”

蘇婉起身,整理著一些新衣服與新鞋子,讓宮女將這些給於菟送去。

寧兒道“陛下,從西域又送來了很多核桃。”

在桌上就放著核桃,李承乾拿起一些放在爐子邊烤著,道“吃不完的就交給高陽與清河,她們的吃食作坊可以用到這些。”

其實高陽與清河的吃食作坊還是有起色的,倒也沒有虧損,只是盈利並不多,勉強能夠自給自足。

除了她們,關中已有了幾座新建的吃食作坊。

糧食需要消耗,放久了就是陳糧了,在這個儲存條件還不好的當下,不能將糧食儲備太久,超過三年的陳糧就不能吃了。